啟兒執政不過十六載就撒手歸天,即使知道他壽歲不長,也沒想到僅比自己多一歲
作為父親,實在心痛難忍。
諸侯王、功臣集團
而衛太子呢
兩任太子少傅身陷牢籠,對太子威望打擊甚大。
為安慰朝堂,漢武帝又任命立太子少傅石慶為丞相,以此鞏固衛太子聲勢
漢
石慶
劉啟微微回想,萬石君兒子
他低頭揉了揉懷中太子頭頂,徹兒,你真是
萬世君無才能,但永遠謹慎小心,對他恭謹無比,唯忠心可得。
而他的石慶,他問駕車馬數為幾匹時,萬石認真清點過后才舉手回答六匹。
現在他都能記起那時的心情,好氣又好笑。
他狠狠地捏了把劉徹臉蛋“你小子是不想讓太子深扎朝廷吧”
否則怎么立個木頭人當丞相
小劉徹捂著臉,對天幕中的太子目怒而視沒用的家伙,給機會都抓不住,害得他受苦
漢
陛下,你看看,你看看你的用人態度
不僅傷臣子心,也傷太子顏面威信
察覺到諸臣控訴的目光,在望仲卿處一看,連他也不贊同
劉徹默默地撇開眼臣子如器具,他改,他改還不行嗎
不過他擰緊了眉,莊青翟、趙周這等臣子不堪大用,竟然與他作對,該算了罷官
元鼎六年,漢武帝認為自己征伐四夷,改革經濟諸多功績下已超歷代劉氏天子。
可以效仿黃帝封禪泰山,給天神打述職報告,期待金龍接引覲見天神。
于是國事交付于太子,宮廷交付皇后,巡游山東,按照方士公孫卿的建議祭祀天地,并將年號改為元封
天幕語氣飄忽接政的太子施政方針,與漢武帝截然相反,行寬和仁政,得百姓心卻引法臣不滿。
皇后勸誡太子應依陛下之意處理政務,但漢武帝卻贊揚太子之舉。
至于法臣不滿
有他在誰敢妄動
漢武帝有自信掌控全局,為安皇后太子,他對衛青道“漢家庶事草創,四夷侵陵中國,若朕不變更制度,后世無法度依據;
所以朕不得不勞民出師征伐,使天下安定。
天下文治之君,除了太子還有誰呢
若后世子孫如朕一般治國,就有亡秦之跡,所以太子敦重好靜,安撫天下才讓朕放心啊
漢
難道不對
朕出游太子監國,多么父慈子孝,當傳為佳話才是。
聽天幕講述半晌,都未到核心點,劉徹心底焦急起來,眉頭擰轉,難道自己要改立其他皇子
他煩躁地來回踱步,緊盯著天幕,按在劍柄上的手背,青筋凸出,駭人至極。
這時的漢武帝意氣風發,正值人生最得意之處,極是信任自己的太子,而太子亦欣喜父親如此信任看重他。
但是
天幕語氣加重為何沒人告訴太子朝堂上可以存在不同政見,但決不允許同時出現兩種治國思路
尤其這兩種思路還是完全對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