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無奈地瞅了他一眼,輕輕地為他解釋起來“太子家臣走御道被江充抓住,太子求情請他別上告陛下,江充如實上報漢武帝。”
他輕輕地拉衣袖從程咬金手中扯出,才說出最后一句話“史書上言兩人以此有隙。”
“就這”程咬金不解“江充身為臣子秉公執法何錯之有”
這個憨貨
宰相房玄齡忍不住伸頭解釋漢朝皇帝可沒陛下寬宏大量。
文帝時期張釋之出任公車令,以過司馬門不下車違宮令,彈劾太子與梁王,逼得漢文帝親自脫帽道歉。
待太子登基后,張釋之就被貶為淮南王國相,再無寸進,最終郁郁而終。
“原來如此”程咬金苦著臉“張釋之怎么有些耳熟”
這次房玄齡不愿再與他講解,直接將漢書塞時他懷中“知節自行觀看吧”
天幕語氣有些發沉不要小看一個迷信、追求長生又畏死的老人,對生死忌諱的敏感。
當他還是一個雄才大略但刻薄殘暴,又剛強自負的皇帝,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會觸發他敏感的神經。
寧肯錯殺一千,不可放錯一人
皇宮有蠱氣意示什么
有人想害朕
驚怒猜疑的漢武帝派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三人,與江充同行,共同監督行事,相互制衡,讓他能隨時掌控全局
唐
李世民搖搖頭“漢武帝晚年身邊盡是奸邪小人,即便他沒生病,也會被人蒙蔽做出悔事。”
為皇者,當用諫臣直諫警惕自身,避免行差踏錯。
只是他視線落到魏征身上,又立即縮回,直諫還是很難受啊
杜如晦手按住書冊,滿臉肅穆道“毒蠱,蟲物而病害人者,乃陰毒之道,我大唐該警惕之。”
巫
蠱術法在大唐亦是禁忌,一旦有犯,判處流刑的三千里之外,就連知情人而不糾察者也判最高流刑。
以嚴法讓民眾畏懼巫蠱
房玄齡點頭贊同,同時捊須對天幕進行點評“大漢不行巫蠱,奸邪之人扳不倒太子。”
也難怪漢武帝事后瘋狂屠殺,可惜殺得再多,也挽回不了太子
韓說、章贛二人立場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蘇文、江充立場非常鮮明,滿心想拉太子下馬攪弄風云。
況且漢武帝同意江行事時,就意味著漢武帝對太子失了信任。
在江充搜查皇宮前,皇后太子派去請覲陛下的家臣,全被攔在甘泉宮外,已經超過十日未見漢武帝
漢
劉啟臉色微白,他勉強止住氣,盡力用平穩的聲線道“給朕說說,為何要斷絕內外”
小劉徹下意識地捂住屁股,鼻子一抽一抽的“孤不知孤還小。”
“唉”劉啟深深地看了親兒一眼,他能理解未來徹兒對死的恐懼,可是“生老病死乃人生規則,怎么能執著長生”
“徹謹記父皇教誨”
高祖時期也曾出現過此類情況。
劉邦病重想換太子,閉宮不見任何人。
眾人不知陛下情況如何,欲進宮被阻,束手無策下,樊噲直接帶著百官闖宮踹門。
闖入后發現劉邦能吃能喝,眾人跪下泣問陛下既安,為何不愿見臣君難道忘了趙高前車之鑒嗎
漢
劉邦愕然,隨即皺眉他不見百官
剛收回眼就正對上蕭何a張良果然子肖父父父父
劉邦
“天幕曾言蘇文是近待”蕭何斂起情緒,正色道“近待心有異,武帝竟不知”
劉邦微微沉吟,給出答案“或許是蘇文忠皇上,陷太子。”
天子對近待最為敏感,若蘇文不忠徹兒,徹兒定有察覺。
但是他眼底浮起疑惑,誰那么大本事,竟能讓近待針對太子
而現在呢
誰能當樊噲
衛青已死,有資格的丞相是對家的,還有誰能聯系漢武帝
江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