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反抗失敗的他嗎
扶蘇微怔,隨即心底升起一抹苦澀,劉據以太子之身都不能破局,那他呢
當年晉獻公嫡長子申生,深受大臣擁戴,又被周王室支持,即便這樣也保不住太子之位,被逼自殺,若陛下長壽他會怎么樣呢
其中結局他不敢深想可是他下意識地合上眼,遮住眸中復雜難辨的情緒,若讓他事事順從陛下他還能立足朝堂,得陛下看重
每個帝王一生都頒布過各項政令,但基本政治取向,卻能從謚號中窺出一二,如文帝、武帝、仁宗等等。
無論何種執政色彩,到后期都會有各種弊端涌現,但當政的帝王,往往會不改其政,把弊政遺留給繼任者解決。
如雍正為改康熙末年種種弊端,活生生地猝死在任上
漢
猝死任上
正擰眉思索更換太子的劉邦一愣,下意識地看向蕭何猝死
那康熙遺留的弊政到底有多大
竟讓繼任者猝死在任上
相比商王武乙被暴雷劈死,晉景公跌廁淹死,衛懿公被狄人分而食之雍正猝死并不讓人訝異,只是
為君者如此勤勉,當敬一杯
放下手中酒樽的張良嘆道“沒想到后世帝王竟如此勤勉執政,要改革弊政如此艱難。”
此時他突然理解天幕為何夸獎漢武帝。
能橫掃四代帝王留下的弊端,剪除各類利益集團,讓大漢從黃老休生息到集權拓土,漢武帝非常人也。
他余光掃過咂嘴的陛下,心下嘆息這便是天命嗎
帝國繼承人為少主時,歷朝歷代都會讓強臣或太后輔助,扶持幼帝走過風雨,成為參天大樹,撐起帝國未來。
但漢武帝做得卻更加深入。
在太子之位懸空,各黨派全被清洗,各地民生凋敝、吏治腐敗的局勢下,他清醒實務又大膽。
為大漢計,他咽下對外軍事失利的不甘,放棄自己身后名,一改往日激進之風,強行扭轉執政色彩,親自為下任少帝定下政治路線
漢
劉徹神情一動,為下任帝王定下國策
不愧是朕朕真厲害
定下少帝未來至少十年政治方針,再精細挑選幾個輔臣,沿著國策輔政,定能穩住大漢沸騰局勢,重歸黃老環境。
這樣不僅可以避免三家分晉,呂不韋專權的局面,屆時即便有逆臣亂政,也會遭到其他輔臣阻撓
并且他微瞇雙眼,眸中暗色涌動,少帝若遭權臣欺壓,也可利用權臣不遵先帝遺策占據主動權,慢慢收回權力。
慢著
劉徹一個激靈,他記得天幕說霍光是權臣,他怎么成為權臣的
他抬起頭,灼灼目光落到霍去病身上“你弟弟霍光可在京”
被點名的霍去病
懵逼三連問霍光是誰他是我弟弟
在哪里
我怎么不知道
征和四年,三月,漢武帝耕于巨定,行籍田禮,勸導天下農課。
籍田禮,籍同耕,指三月春耕時,天子率百官祭天地時,禮官鳴鐘作樂,奏響豐年、載巧、良裙等籍田樂歌,以祭天神。
隨后天子親耕田地,百官從祀從耕,農夫跟隨勞作,向天帝祈谷祈年,期待今歲好收成的農事典禮。
此典禮源于商成于周,戰國時期伐交頻頻,各國不再舉行勸耕農業。
直到漢文帝繼位后,才重啟籍田禮,親躬以勸百姓,表示天子對民之大事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