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更是學著天幕的胡舞跳了起來“這就是胡旋舞嗎”
好看,就是他跳得頭暈。
待群臣情緒微微平復后,斂起神色依次下拜,向李世民鄭重行禮“昭昭大唐,幸甚有陛下,臣為天下賀,為陛下賀”
李世民流著淚親手扶起杜如晦等人“大唐能海清河宴,皆靠諸臣之功,豈是朕一人所為”
而平復后的秦始皇與劉徹,敏銳地捕捉到科舉二字,心猛地停滯至空中,什么樣的科舉要能吸引到四夷來投
大唐學校分兩種官學與地方學學校。
貞觀時期大唐官學有弘文館、廣文館和崇文館,及國子學、太學、四門學。
另設律學、書學及算學,這三個專業就是天坑專業,難就業,受歧視。
特別是律學,唐一朝是輕法科,賤法吏,律學形同虛設;
除此之外各部門各有學館太醫署有醫學科、太仆寺署有獸醫科、太樂署有音樂科、太史局有天文氣象科,以及太卜署的卜筮科。
但這些技術學子在唐地位低下,不被朝廷所重
唐
聽到天幕語中嘲諷,李世民心一顫,下意識反駁道“朕怎么沒重視技術學子了”
他現在還念著后世統計學,大秦講述結束后,他們君臣在議增加學科時,就決定將律學、書學必須修習九年,律學需達到修習六年才算結束。
怎么能說他們不重視呢
唐二鳳委屈
而房玄齡卻想著天幕講述后,后人宣告理想時的選擇有術數,有愿做主席者亦有做律學者。
志氣各不相同的少郎便們卻聚在一起
他蹙眉深思半晌后,遲疑道“后人自小先學經義,長大后再根據自身理想選擇未來從事行業“
并且后世并不歧視各技術學說
杜如晦看了他一眼附和道臣亦有如此看法。”
李世民點點頭,并未說話,只抬起頭全神貫注地望著天幕,期待天幕說些后世科舉,也好讓他們抄作業
可惜他們也心愿沒有被天幕捕捉到,仍是正常講述
而大唐地方學多為私學,亦有各州學館。
地方學館中,除去正常仕途經義講解學問外,各周邊還有醫學學子。
全盛時期的大唐,除中央官學外,大唐諸館及州縣學子,約有六萬三千余人。
算得上現代兩個大型大學,各州七十至一百戶就有一學館,可以說大唐教育的普及率很不錯
唐
李世民揉了揉臉,吶吶道六萬余學子在后世僅兩大學人數
原本他自豪大唐學子有六萬余人,結果在后世跟前不值得一提。
不過后世華夏有十四億多人口,區六萬僅兩所大學規模后世到底有多少所大學啊
朕原本為大唐自豪,但在后世跟前,自豪打了折扣
李二鳳心緒復雜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允許外族弟入唐求學。
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太學。
到后期各國在唐留學生,高達八千余人。
史書評價國學之盛,近古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