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愕然怪朕
李世民驚訝朕奠定大唐盛世有錯了
劉徹不解為何沒人把期望寄托在朕身上
他瞅了眼描摹的世界輿圖,摩挲著下巴麒龍鳳中,他最擅長開荒不是嗎
衛青等人聽著麒龍鳳幾字,面皮一抽陛下你這組合名改得
不過天幕的話讓他們訝異,沒想戰時憋屈到后世國家強盛了,也沒有徹底疏解啊
驚愕之余又想到天幕上海軍少校的哭訴我們受了多少冤枉氣,頓時心下惻然。
而大唐之后朝代,總覺得后人在怪秦皇唐太宗不努力時,對他們無形的拍了一巴掌。
趙匡胤撐手起身,望著瑩白的光幕咬牙待天幕講宋時,朕倒要看看他大宋到底怎么回事
引得后人如此厭惡大宋
有心強宋的趙頊等人,低頭思索到底要怎樣才能強宋富民。
只愿維持現狀的趙構卻撲哧笑出聲后人無能竟怪祖宗心思如此淺薄竟敢對他大放厥詞
呵
明
朱元璋搓著手偏視天幕朕驅除韃子恢復中華,他大明在后人眼中,應該或許還好吧
原本對自己身后名有些信心的朱棣,心中也開始在打鼓他治下大明,總不會差吧
他們的擔心,天幕并不知曉,仍按照正常語述解說
不管咱們后人如何評論大唐,安史之亂前的大唐,就是世界明燈,他國前進的方向
但大唐再多的明燈也阻止不了唐太宗的心煩,比如堂堂一大唐皇帝,他快發不起百官工資啦
聽到天幕突然興奮的聲音,歷代君王,特別是秦漢時期的帝王你不是說大唐農業豐穩嗎
怎么會養不起官員并且小政府有多少官員
而李世民瞪大了眼,訥訥重復道“朕發不起百官工資”
工資指俸祿怎么可能臉色漲紅怒氣上升天幕你污蔑朕
官員俸祿是國家經濟底色證明,也是社會及政治問題。
當國家對官僚都發不起工資時,說明國家財政是相當困難。
同理沒有工資保障的官僚,更不能保持官場清明。
所以自古以來給官員發俸祿,是各代帝王頭等大事。
如西周根據官爵高低進行分田定祿,秦漢按官品爵位取祿。
北魏孝文帝未改革前,朝廷壓根不給官員發俸祿,各階官吏直接擼起袖子開搶,打的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到隋朝時,朝廷各府財政困難,于是催生出公廨田和公廨錢
天幕清咳一聲古代官署總稱為廨,謂公廨田和公廨錢,是指朝廷根據部門大小人數,撥下相應土地和錢財,由部門經營賺錢,以作辦公經費官員工資。
后來隋朝財政充足后,便廢除了公廨錢制度,官
衙不再自我經營,工資由朝廷統一分撥
漢
劉洵聽到這,無奈地搖搖頭“沒想到千年后,后世朝廷還為官員俸祿困擾。”
大漢俸祿按官職等級發放,職高權重者多得,位卑言輕者俸少,是以小吏不斷侵漁百姓。
低頭看了眼正在認真聽解的太子,劉洵溫聲開口“奭兒,你對俸祿一事怎么看”
上次天幕結束后,他就為太子指定了法學先生,對大漢也進行著手深入改革,只改革日時尚短,尚未見成效。
劉奭臉色發苦,思索半晌慢吞吞道“父皇曾言漢家與兩千石上者共漢天下,是以二千石大臣月俸極高。
二千石月俸谷120斛,月俸錢16000錢,百石月俸谷16斛,月俸60錢。
但我大漢治理同樣離不得位卑官吏,是以要保證他們能夠生活,甚至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才能衷心為漢其事,否則俸祿不增,貪風不息。
所以父皇去歲下令,百石以下者增半,變是為改善下低吏生活。”
劉洵神色欣慰,兒子終于不用再盯著仁義了。
天幕出現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