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平生能被后人所見,心緒就忍不住激動起來。
人生在世,求的不過是青史留名,若這名能被天下知曉,那就更好了
李世民有些憂傷,天幕講他時特意點出他愛哭,他在后世的形象該不會是個哭包吧
求問神跡現在改還來得及嗎
而秦瓊感受著其它同僚投來的注視,努力不讓自己的嘴角翹起來,可是忍不住哇
聽聽交友賽孟嘗,威震山東半邊天這話,說得多好,多霸氣
陳雪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語被主人公聽到,仍在感嘆
如果沒有唐太宗這個軍神外掛,那么當時的主角就是竇建德。
可惜歷史沒有選擇他,竇建德見唐太宗,猶孔雀碰上鳳凰,黯然失色。
也幸好那個時代出現了唐太宗,以不可思議的時間武定天下,力整華夏山河。
沒有他,華夏的割據政權并不能持久,因為突厥人在旁邊看著呢
唐
聽到天幕言陛下為鳳凰,程咬金等人笑瞇了眼夸,多夸夸咱們陛下,讓他高興高興
李世民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對房玄齡道“虎牢關那戰,朕能生擒竇建德,亦是邀天之幸。”
竇建德率軍支援王世充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在戰場上開朝會,他怎么想的
這么好的沖擊機會,還不率軍沖擊一波。
不過他雙眼微瞇突厥
想到突厥傳來的線報,再結合天幕泄出的貞觀災患,他眼眸猛地一亮貞觀三年唐有災患,那突厥呢
李世民大步走到輿圖跟前,將突厥有天災的猜測到道了出來,與群臣共商軍事,錯過了天幕接下的話語。
此時的突厥國力強過華夏任何一方割據政權,并且突厥有凌云中原之志。
而中原各方,為保自身地盤,與突厥都有聯系。
竇建德與突厥是友好關系,所以割據政權中,他與突厥關系最為緊密。
李淵晉陽起兵后,就派劉文靜結援突厥,終武德一朝,李唐對突厥的賄賂不斷。
至于王世充等軍閥,皆與突厥有聯系,突厥對中原政事插手之深,超乎我們想象。
唐太宗與王世充對峙時,突厥處羅可汗趁李唐后方空虛,準備兵分三路襲擊中原腹地。
幸好歷史站在了華夏這邊,兵起時羅可汗被義成公主毒死,突厥陷入內部混亂,無暇顧及中原。
那個時候,華夏需要的
是能整合破碎山河的軍神。
否則華夏就會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內政爛攤子、最危險的外患局面,沒有之一
天幕長嘆竇建德不是不好,而是歷史沒有時間等他慢慢發展地盤。
并且他的失敗也極具戲劇性,唐太宗引兵攻打王世充,王世充不敵向竇建德求助,思及唇亡齒寒,竇建德率軍十萬支援,結果在虎牢關被唐太宗率軍沖鋒活俘了去
秦始皇
劉徹這是真的你在逗我
明
朱元璋抱臂皺眉,對后人的寥寥數語非常不滿,虎牢關一戰是大唐定國之戰,也是唐太宗極為危險的戰列。
怎么在后人眼中就成千里送人頭,禮輕情意重呢
他轉過頭對幾個兒子抬了抬下顎“來,說說。”
被封為秦王朱樉率先開口“唐太宗此役,除了要面對王世充竇建德外,還要承受突厥給予的壓力。”
當時竇建德特意傳出,他翻過太行山攻打長安,使李唐破國。
此攻打線路中有部分屬于突厥把持關口,但竇建德與突厥交好,想要通過此關口并不難,因此李淵讓唐太宗搬兵回衛長安。
但唐太宗不同意,頂著各方巨壓打出了虎牢關捷勝
晉王朱棢接著道“唐太宗能勝,靠的對士卒嚴行令止,戰術上出其不意,以三千五百人主動出擊竇建德十萬兵馬。”
唐太宗趁竇建德兵饑渴疲憊,隊形散漫放松警惕時,派三百騎兵誘敵,讓夏軍因追擊騎兵露出空隙。
而他則抓住破綻率領剩下的騎兵,如利箭插入竇建德主帥大營,擒下竇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