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你既然猜疑唐太宗,就該自己率軍與突厥相戰才是。
看看他曾大父,面對匈奴來犯,在朝中根基尚淺,漢文帝也要披甲前往戰線與匈奴作戰。
你唐高祖不敢上前線,那太子呢
把唐太宗作軍事大事還不給糧草他們怎么想的
唐
提及當初,李世民合眸遮住心中憤然委屈太上皇認為突厥屢犯中原,是因為長安玉帛富貴,如果將長安焚滅遷都,那么突厥無收獲下自然離開。
此言居
然得隱太子、李元吉及裴寂等人迎合贊同。
在他看來漢廷眾將都立志滅匈奴,那他們為何不能使胡塵熄滅
于他向太上皇請兵抵御突厥李世民面上露出諷刺隱太子卻認為他要總攬兵權,想要行篡位之舉
沒想到在五隴坂之戰時,朝堂竟然把拒送糧草到前線,想利用突厥奪他性命。
那時他便知自己已被逼到絕境,要為后路做準備。
在內外環敵人下,能讓唐太宗信任的,只有與他東征西討,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小伙伴。
就像現在我們提起戰友情,都能理解其中情誼純粹,更何況并肩走過風雨的局中人。
因此貞觀一朝的君臣相親相愛,遠超各代
如在征戰四方過程中,唐太宗每逢見到敵人驍將銳卒,炫耀人馬鎧甲時,就會大怒。
大怒之后敬德、秦瓊等人表示陛下你在此不要動,臣等等就來。
然后秦瓊等人躍馬負槍沖入敵軍之中當當當,秦王給,你要的馬、鎧甲給你搶來,開心嗎
唐太宗表示開心
即位后,有人在房玄面前告發房玄齡謀反,房玄齡百米加刺給他送信啊啊啊陛下,有人說我謀反,怎么辦
唐太宗回復你自己看著辦,別來擾朕打仗
得意之時,會找群臣夸夸夸
自古帝王雖有平定中原之功,但卻不能讓戎狄臣服,論才華朕不及古人,但以功勞而論,我卻比他們大。
其中的緣故我卻不知,請諸公教我夸我
唐
程咬金幽幽地看著李世民,語氣充滿了哀怨“原來叔寶和敬德是給陛下搶了馬,才成為門神”
雖然他知道秦瓊救過太上皇,敬德救過陛下,被時人認為威武雄壯,拒絕奸邪于外。
所以民間多畫兩人畫像,貼于大門左右,保全家平安。
但是他還是好氣啊
那么多同僚都被神跡點過名,而他呢
一次都沒有,傷心
被他哀怨神情刺得直咳嗽的李世民當年你進陣殺敵的勇猛呢
做什么小兒姿態
而房玄齡卻在猶豫我該請罪呢還是不請罪呢
他肯定自己不會謀反,但天幕又講有人告發自己謀反
他把目光落到杜如晦身上我要不要請罪啊
杜如晦
唐太宗與臣在人生風雨相伴下,君臣之間的情感是相互的,他吃瓜想杜如晦大哭。
而臣子對他亦是真心相托
李績臨終時曾言終遇明主,還特意囑托兒子,在墓中要加上一套朝服,在地下才好穿著朝服拜見先帝唐太宗,再續君臣情誼
天幕語氣突然變得生動起來翻開史書,會發現唐太宗是個非常鮮活,性情剛烈的人。
明明是馬上取天下,寫出的詩句卻是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
泛柳飛飛絮,妝梅片片花。的細膩溫柔的句子
秦
秦始皇下意識地摩挲著筆桿,身為龍鳳豬三帝王,漢武帝取敦煌、張掖等地名。
而唐太宗寫下如畫詩句他是不是該提筆暢心中豪情
他心下躊躇,習慣了將所有事情埋于心,突然要往外露,真正很不習慣啊
老秦人走的就是埋頭苦干路子,張揚什么,總感覺不對。
情感的充沛讓他面對在意之人時,受到的傷害往往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