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點點頭,看地理位置是否重要,不能光看大地形,而要觀具體地勢,借勢而為方是上策。
說罷鄭重對王翦一揖“謝將軍教授。”
王翦連忙避身回禮,看來在陛下心中,大公子扶蘇還是太子第一選擇。
阿拉伯半島因地理關系,它的民族分為沙漠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
天幕換了一張更加詳細的輿圖,輿圖上細細地標注了森林、河流、山脈沙漠等地理環境。
阿拉伯半島西部和南部,因為臨近大海,雨水量充足,土地肥沃適合農耕。
加上經緯高度,西南兩地盛產各種香料,如沒藥、香蕉、乳香、香木等;
所以此兩地的定居居民,借者香料貿易的風口,過上相對富裕的生活。
而其他地區的阿拉伯人則相反,因為西南部都有巍峨山脈矗立,濕空氣的海風無法進入內島,所以阿拉伯半島有40是屬于沙漠地區。
這些生活在干旱和炎熱的阿拉伯人,除了逐水草而居外,還要靠劫掠綠洲和勒索商隊為生。
沙漠中難以生存,所以道德仁義并不存在。
阿拉伯詩人顧托密對此事顯得很坦然,甚至專門寫過詩來表達他的觀點
我們以劫掠為職業,
劫掠我們的敵人和鄰居。
倘若無人可供我們劫掠,
我們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眾君臣眼皮一跳,因那40的地養不活當地人,所以靠掠奪為生
天幕沒回答他們的疑問,而是繼續道所以主宰這片大地的,不是定居民眾,而是沙漠游牧民族。
我們講阿拉伯人,通常指的就是沙漠里的人,即生活在阿拉伯半島內的游牧民族貝都因人
明
朱元璋張大了眼,比畫著手臂“那么大塊地,竟然將近一半是沙漠不毛之地。”
難怪大唐時期,大食商人要往大唐行商。
不經商怎么生活的下去不經商又只能靠搶奪
他眼眸微瞇這就是天幕所說的地理造就社會環境
后人別的不說,總結話語倒是精辟明了。
最初的阿拉伯半島除了有貝都因部落外,還有塔米姆部落等等。
他們以血緣關系為紐帶,每一頂帳篷代表一個家庭,同血緣的帳篷聚在一處,就成了一個部落。
這些部落的名字都是以血緣祖先為名。
先祖不同,他們的信仰自然不同,有崇拜月神瓦德,星象之神阿斯臺爾等等。
但對于巖石崇拜,則是全民皆信。
阿拉伯人認為巖石具有神秘性,如二神女中,有兩神是以石頭為象征,一塊方石象征拉特女神,一塊黑石象征麥納女神。
而另一位女神烏扎神,則是麥加東面的二棵大樹
漢
劉徹輕聲嘀咕“跟匈奴相差不大,有何好說的”
匈奴崇拜日月山川,敬仰長生天,跟阿拉伯人有區別
天幕說得有些無聊
他懶懶撐起下巴,撥弄著案上的竹簡。
按照歷史軌跡,明年匈奴襲擊大漢后,他才會派衛青領軍反擊。
自天幕講解完畢后,朝中大臣對是否提前出兵分成兩波,一波支持朝廷主動攻打匈奴。
而另一波則認為若提前行動,壞了天時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