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趙匡胤只覺得自己被人無形中扇了一耳光。
整個人羞愧難當,恨不能舉袖遮面羞見于人。
趙光義勸他“哥,后人不是說了咱們現在不興這個。
到宋微宗室才開始裹腳,等到南宋時才大面積行折腳之事。
跟咱們沒關系”
趙匡胤拉住弟弟的手幾乎落淚“都是國分兩朝,東漢被后人贊了又贊,但南宋在后人嘴里沒一句好話。
朕不敢想象南宋到底出了多少事。”
自從神跡降臨以來,他就沒睡個安穩覺,趙家后人干了什么事他都想象不出來。
只覺得煎熬無比,恨不得后人講宋早些完事
民間
神仙的講述讓天下女子哭成一片,有男人嘲笑不屑,卻被女子罵“神仙說底層男女皆苦,難道你是富家大少爺”
說得那男子一時語塞,惱羞成怒地甩手離去。
旁邊女子拭淚道“那些無能的男人,受苦就往我們身上發泄,憑什么啊”
一句話引得哭聲一片,不知誰說了句“我們來世能投身后人處嗎”
她們都知道天上講解的人是后世女郎,她們能讀書,不裹腳過的是神仙日子。
哪怕讓她們在后世過一日便死也甘愿
她們想看看后人的世界到底有多好
天幕長嘆裹腳從眾心理擴大后,自然而然滲入生活習俗,改變成人們價值、審美觀念。
當腳大小與婚姻結合在一起時,就成了社會習俗,婚姻必備條件。
一旦社會習俗形成,就是祖宗規定代代習俗,使民眾固守集體意識。
無論小腳美與不美,單個人或家庭根本無力反對,只能被小腳洪流挾持認同此審美。
即便清醒者想要反對,更也抵擋不住習俗洪
流,在大眾眼里不裹腳則就是背叛群體的異種,是忤逆不孝的罪人
宋
程頤捻須長嘆,后人說得甚是有理,他向來反對女子裹腳,認為裹腳有違天性,并規定家規程家女不得裹腳
他能阻攔一家,卻擋不住千萬家,只能看著裹腳之風越來越盛。
想到天幕言宋興理學,他眸中疑惑難道他錯了
宋以前女子無仁義道德規范,自己提倡理學,強調婦人以順為德難道有誤
在裹腳的血淚對比下,西方高跟鞋簡直是股清流。
高跟鞋是波斯人發明,路易十四把它推至發展巔峰。
高跟鞋最初是為男子發明,對路易十四而言高跟鞋好處頗多。
一為增加身高;
二為方便行軍打仗,因為它能夠很好地固定在馬鐙上。
三為避免踩到屎
天幕上展現出一雙雙高跟鞋,眾人凝神細望,發現腳跟約有一指長,鞋形長瘦平窄一下擊中廣大男子心。
哎呦這鞋美
唐
李世民捻須評價“像謝公屐,但形制比謝公屐好看。”
他細細地打量西方高跟鞋,是用皮制做成
對比后朝畸形的裹腳,此高跟鞋鞋形窄瘦平,完全能達到后朝人對足部要求。
此鞋一出想必后人不會再裹腳了吧
后人用心至此啊他輕輕嘆了口氣,即便神跡放出臭味阻止女子裹腳,也抵擋不住有人好奇試探,若西方高跟鞋女子能穿,也可避免她們受難一場。
不過踩屎是何意
不僅是他疑惑,天下許多好事者亦是好奇,紛紛議論為什么要避免踩屎
人多力量大的討論就成了彈幕飄過吳曉思眼前為什么要避免踩到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