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上天了
朱元璋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是陶成道
陶成道原名陶廣義,原來是江婺城陶家書院山長,他起事時陶成道獻火神器技藝,助他奪得天下,他登基后賜名為有道封賞萬戶。
現在他要上天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朱元璋抬腳就往兵仗局跑。
太子及朱棣其他皇子見狀連忙跟了上去,邊走邊問“到底怎么回事”
那小宦官抖著嗓子哆嗦解釋“陶大人想要上天跟神跡聯系,給自己身上綁了火箭,叫人點火要往天上飛呢”
“什么”朱標大驚“他不要命啦”
大明還需要陶成道改善火器呢,他不能死
“前面領路,快”
到了兵仗局就看到陶成道在椅子上綁了幾十支火箭,他自個坐在椅子上,手里拿了兩只風箏,正叫人點火他要上天。
朱元璋大怒“陶成道你干什么呢給朕下來”
陶成道見到陛下一愣,急忙把風箏交給他人,上前作揖見禮“陛下,臣想利用火箭和風箏的力量上天,說不定還能見到神跡真目。”
朱元璋嘴一抽“你沒聽見后人說嗎要實驗實驗,別腦袋一動就瞎忙活。”
萬一升到半空掉下來怎么辦
“撤了,把這些火箭給朕撤了,先研究再實驗”朱元璋瞪著虎目大聲下令,未了對陶成道道“萬戶啊,你今后先別上天,
先把黃色炸藥給朕研制出來。”
還有那些威力更厲害的起爆藥,朝廷都要研究,你擔子重著呢
陶成道戀戀不舍地望了眼已經拆掉的火箭椅,怏怏不樂地接令,心中遺憾不能與神跡相會。
從明嘉靖開始,華夏就在引進西方武器,引進的武器主要有三種
佛郎機、鳥銃火繩槍、紅夷炮。
佛郎機又叫子母炮,產自葡萄牙,當時明人稱葡萄牙為佛郎機,所以在繳獲了他們的火炮后,直接取名叫做佛郎機。
有佛郎機銃后大明工匠開始仿造,當年就成功仿出32門,后來經過調試有不同的型號的佛朗機出現,重則300斤到輕量不到十斤的機炮都有。
整個嘉靖一朝,大明僅佛郎機就造出數萬門
天幕頓了頓繼續道鳥銃為單兵用槍,也稱烏鐵、鳥槍。它是無膛線前裝霰彈槍屬于滑膛槍類,當時正經名叫火繩槍
此槍主要從倭寇手中繳獲,而小日子則從葡萄牙手中仿制改良而成。
它與大明自己的鳥銃相比,射速快射程遠、準確度高、威力大,炸膛率要低。
大明繳獲新式鳥銃后,在嘉靖三十七年就仿造出萬把鳥銃裝備軍中。
紅夷炮是荷蘭傳入華夏,當時大明稱荷蘭為紅夷、紅毛蕃。所以把它們的炮也叫紅夷炮。
但紅夷炮并不是荷蘭人所制,但它是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秦
秦始皇靜靜地聽著天幕種種,半晌后收回目光,微微側頭問墨家鉅子能造出來嗎”
墨家鉅子很干脆地搖搖頭“回陛下,目前我等暫時造不出來。”
就算有圖紙,大秦目前的治鐵法也造不出合適的槍管,更別提還沒影子的火藥。
如果陛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造槍,即便制出火槍也無法量產,其性價比比不上刀劍。
但火藥能開山挖溝,減少民眾徭役,節省物力,就不知方士何時能煉出火藥。
跪在地上的徐福等人卻是臉色慘白,他們方士追求的是仙山不死藥,何時煉過丹藥
煉丹他們真的不熟啊
到清朝時期,比利時人南懷仁設計多種大炮,分輕、中、重三種大炮神威將軍、神功將軍、武成永固大將軍大炮。
但問題是南懷仁是傳教士,他所造的炮比不上專業人士,造大炮需要反復研究實驗,計算射程研究炸藥配比。
大清雖然有戴梓這樣的火器天才,不僅仿出了蟠腸鳥槍、沖天炮,還發明了連珠火銃,但是清廷不重視火器。
大清一朝的大炮基本沒有引進西方新式武器,全是閉門自造,甚至造出的炮還沒明朝炮的威力強,連大明發明的開花彈都失傳了。
不重視火器的下場咱們都知道,大清國門被強盜用炮火轟開
大清憋屈嗎
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