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墨家鉅子心緒翻騰得厲害,他雖不滿后人用輕佻姿態講述墨子往事,但后人記得他們,能用墨子之名,就說明后人傳承墨家思想
他拭過眼角的淚水,滿目歡喜他怎么忘了后人多有提及百姓,所說所做正是他墨家的兼愛相利之舉啊
正感悟間頭上落下陛下提問“可會造后人高樓”
鉅子怔愣后人高樓是何樣來著他沉思墨家未來未看天幕圖樣啊
后人求再放
古時匠人地位與咱們現在截然相反,正所謂以貧求富,務農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商。
想要追求錢財,在士農工商中,農工能實現富裕的竟是地位最低的商人。
工匠地位為何低成這樣
還是那句老話諸子士大夫贊美工匠作品但并不尊重工匠,能工巧匠在士大夫眼中并不是全然褒義詞。
巧是創造力,能是動手力,巧匠將宮殿裝飾得富麗堂皇紂王摘星樓,或者造物巧奪天工宋徽宗愛奇石造園林,會讓統治者玩物喪志,變得奢侈浪費,最后國庫虧空,從而顛覆天下。
基于此種理念,諸子認為使用機械的人一定會進行投機取巧的事,進行投機取巧的事的人一定會有投機取巧的心。
所以對人有利的物品叫做巧,對人不利叫做拙品。
如魯班制出能飛三日而不落的飛鳥,被傳妻子受飛鳥驚嚇而亡,父親乘飛鳥被人當作妖怪打死;
母親被他制出的自動木馬帶走一去不復返。
給世人一種創造自動機械下場很凄慘的印象,以證明他們說得沒錯
天幕嘆了口氣可是他們怎么評判物品對天下是否有利呢
魯班做飛鳥,實際上墨子也曾研制過飛鳥,三年而成在天上飛一日用來偵察敵人。
墨子下場慘嗎
沒有吧
而且魯班家散結局的邏輯根本不通,他是工匠世家,妻子發明傘,母親助他制出墨斗線頭前的定位錐也叫班母,父親雖無記載想必也差不到哪去。
怎么會因自動機械而家散呢
天幕發自內心的質問讓民眾跟著點頭對哦,真的好奇怪,母親被木馬帶走,她不會擇機跳馬嗎
戰國時期有飛鳥,在歷史長河中僅存在瞬間,直到明朝時才出現轟炸機神火飛鴉。
但飛行距離也僅百余丈,乘人飛行器在二十世紀初被燈塔國萊特兄弟發明,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漢
又是天上鐵坨坨
即使看過后時戰機航空母艦,劉徹等人見到白色鐵鳥劃過頭頂時,還是忍不住心顫“若他有此物,就能巡游大漢領土,前往海上仙山”
造,給朕造
劉徹聲音透出幾分哆嗦,木鳥對大漢有利,又利
既然有利那就當造,他回眸盯著少府鐵鳥制不出木鳥總能得吧大漢總不會比不上戰國吧
少府少府臉色扭曲陛下,你忘了秦末戰火把天下書籍付之一炬了嗎
木鳥技藝早就散于世間,他怎么制作
我們翻開史書會發現,自動裝置類除水車外,能傳承下來的寥寥無幾,甚至很多技藝都是重復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