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煤炭和石油天然氣
天然氣指藏于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混合物,它是我們現在主要的燃燒用料。
古時因運輸技術限制下對天然氣的開采僅限于當地,只需在地上打一口井,天然氣便能自然噴出燃燒,所以古人把天然氣稱為火井。
如四川自貢就是利用天然氣煮鹽,節約木材和人力
不等眾人有所反應,天幕語速開始加快
石油國外被叫作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咱們老祖宗稱它為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火油、石腦油、石燭等,它的作用除了用來照明外,也用于軍事作用。
如北周武帝時期,突厥圍攻酒泉,守將用石油燒毀突厥的攻城器械,打退突厥人。
但石油除了地表層好取外,位于深地層非常難采,所以南北朝時期曾通過貿易的方式,進口石油作為軍事儲備
聽著天幕熟悉的語速加快,眾君臣心慌伸手此番講述快結束了
別啊后人你離講完三百六十行還早著呢,你慢慢講,朕等著聽
吳曉思你們想累死我就直說
到時宋時,石油更是成為戰爭進攻武器的必備物,武經總要中的火車,便是用石油裝入罐中,在必要時將此車沖入敵軍中行火攻。
除此之外,古人探索出石油其它功能,比如用來殺蟲治瘡,甚至用來制墨。
制墨人是北宋沈括,用石油灰制出石油墨,顏色漆黑透亮,是世界石油造炭墨的人,他見石頭隙中流出黏稠似漆,便將此取名為石油。
于是石油的稱謂一直用于現在,他在寫夢溪筆談時,化身預言家“此物在后世定有大用。”
為何
他認為石油之生于地中無窮無盡,不像松木有限被人用竭
唐
“沈括大才啊”李世民拊掌輕嘆,沈括之名他已從后人口中聽到數次,雖不是治國大臣,但卻是技藝能臣。
他收回目光細想大唐天然氣與石油相關記載,幾息后遲疑道“朕聽軍中將士閑談時,似乎高奴縣有石油”
李靖接過解釋權“回陛下,高奴縣稱為石脂水,浮于水上如漆,當地百姓采之用于照明。”
李世民頷首“高奴縣上下倒也不擔心生火做飯。”
整個長安城一日三餐燒水煮茶,不知要用多少薪材,若不是高奴縣離長安太遠,他都想遣人采石做長安燃料,以此緩解長安少材的困境。
沈括只說對了一半,石油的確是有大用,制衣的化纖織物、塑料制品、化肥、殺蟲劑等大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但石油在地球中有數,為奪石油戰爭硝煙都復燒了好幾次,再不提戰爭后的政治風云。
事實上咱們對石油的探索一直都在推進,把它作為潤滑劑、防腐劑、黏合劑等等,明代時已初步掌握煎煉石油之技,再稍稍完善就
能得到煤油和柴油。
但是呢就那樣吧
宋
聽到后人一言難盡的最后一句,沈括不由得好奇后人怎么這么嫌棄
明朝后面是哪朝來著
但更讓他驚訝的是石油竟然能做成衣裳
黑乎乎如漆之物怎么煉制出衣裳還有化肥的
另外化肥塑料制品又是什么
一時間沈括腦子全是問號,正覺得頭昏腦漲時,就聽到仆從喜氣洋洋的聲音“老爺,官家有旨請老爺進宮。”
仆從望著沈括離去的背影,自豪地挺胸仙人第二次提到老爺啦,老爺真厲害,作為老爺的仆從也很厲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