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起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長1927公里,其主要水源為微山湖,并不是黃河河水。
不過元朝并不主靠京杭大運河作為漕運,而是以海運為主運輸糧食。
因為在北高南低且長期缺乏穩定水源下,元朝主修魯運河會通河和御河衛河被泥沙淤積堵塞,堪稱修完就堵,根本沒法走船,核算下來不如走海運方快捷。
甚至到了大明初期,仍以海運為主。
無他,黃河變得又黃又暴,讓歷朝難以招架,不得不費大功夫治理。
為什么會這樣
元
忽必烈聽著長生天提及正在修建的運河,眉頭皺得死緊他沒想運糧走海運,真走海運他也不必貫通南北運河。
而長生天卻說大元以海運運糧,真是修完就堵嗎
他不信
他負手起身踱步,要么大元時
期黃河災患泛濫到無法治理,才讓運河無法承船運糧。
要么他目光迸出殺意修河官員哄騙了他,沒好好修河,所以才不得不棄河運改海陸。
長生天在上,他們不盡心為大元效力,該殺
除了黃河自然災患外,還因為人為決口啊
天幕展出一排排熟悉的小字
秦將王賁引黃河水灌大梁滅魏國;
五代時期朱溫三次決河堤對付李克用;
后晉出帝滑州黃河大決口,水漫曹、單等五州;
北宋杜充決黃河以阻金兵,讓黃河南泛淮河。
這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涵蓋了各朝各代,看得天下人頭暈目眩,百姓破口大罵出言詛咒而朝廷重臣卻利用天幕泄出的信息推算局勢。
宋
趙構低聲念吶“杜充決堤對金兵”
他把玩手中鎮紙暗自思索宗澤在北地收編百萬盜賊,勸他還都開封。
還都開封
趙構冷笑“開封府被敵圍兩次,他怎么可能棄建安還開封。”
并且他抬起頭,相比還都開封,他更擔心宗澤收編的百萬盜賊。
那些盜賊到底心向的是大宋還是大金
若他還都開封,那些收編的宋人金人一旦反叛,他豈不是踏上父親兄后路
杜充趙構默念著這兩字,看來他未來是想用杜充代替宗澤控制北地。
只是他眉頭咻地壓了下去,天幕點出杜充決口,北地上下定然狠毒了他,看來杜充暫時無用了。
在這些黃河決口中,又屬七次最為重大
第一次戰國周定王時期黃河決口,從河南濮陽一帶北上,經滄州一帶注入渤海。
結局時人修筑堤壩約束黃河流速;
第二次王莽篡漢時期,黃河在魏郡決口肆虐兩岸六十余年。
結局東漢漢明帝任治理黃河,安穩黃河六百余年
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