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一張滿是印章的蘭亭序出現在眾人面前眼前這就是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唐初群臣齊刷刷地望向褚遂良“你臨摹的”
褚遂良我怎么知道
并且乾隆為什么要這樣對他全是印章好看嗎
深愛蘭亭序的唐太宗氣冷抖即使它是復本,你乾隆為何要這么待他
真正的蘭亭序他要帶著陪葬
天幕把話題拉回正題;到了唐代,上巳節打的就是一個與民同樂,皇帝百官在河中祓禊,臨水宴飲,百姓踏青聚會。
踏青的同時也是男女交流好時節,杜甫的麗人行詩句對此盛況有過描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天幕感嘆如果能跟長安小姐姐一起踏青,那我是個多么快樂的女孩
唐朝所有小姐姐來呀快活呀,一起享受大把時光
而其他朝代小姐姐則是不滿,歷代就大唐女郎肌膩有骨肉同是女子她們就差了
可看到天幕上放出的麗人行舞蹈,舞姿端莊又優雅,脫衣那段破繭成蝶的舞姿
無人女郎咬牙不服唐人女子似乎真的好美。
她們趁院內無人,試著學麗人甩手折腰舞姿,發現身上服飾根本顯不出身段,頓時泄氣原是她們不配
不,不是她們不配,是世人讓她們藏在層層布料中不見天日,將此名為婦德
到了宋朝行內斂之風,當眾相親不雅,于是上巳節在漢族消失不見,隆重過節的是壯族、苗族等少數民族。
要是上巳節能傳到現在,說不定咱們還能多得一天假
壯族、黎族過三月三,他們都連放三天,加上清明節及周末可能連休七天,七天
秦始皇怨念
劉徹接上好重的怨念。
李世民好奇后人很少放假嗎
朱元璋振振有詞放什么假朝廷那么多活干完了嗎
雖然上巳節消失不見,但是習俗還是傳了下來。
三月三地菜當靈丹,所以要用薺菜煮雞蛋,給小孩子掛網兜裝雞蛋;
而西南地區不吃雞蛋吃蒿子粑粑;家里有小孩的要敬娘娘,祈求孩童健康成長。
河南等地會舉行廟會,傳說王母娘娘在這天舉行蟠桃宴,與人間同樂,咚咚咚嗆,熱鬧咧
但在安徽等地,三月三則是小鬼節,有俗語曰三月三鬼下山。
太陽落山別出門,門口燒錢送孤鬼;
把三月三過得最熱鬧的是壯族,最初它是祭祖日,先祖只有在這日才能享用到祭品。
所以這日壯族準備染花米飯祭祖,按照傳統祭
祀完后不能出村動針線,要對歌踏舞歡慶節日。
到現在三月三主要突出歌圩,全面發展歌能下酒,謠可當餐特點。
把壯族對歌、黎族的打柴舞辦得熱熱鬧鬧,歡樂得很
原本排排坐的李世民一家大開眼界原來壯族歌曲對著唱
男女對唱,男男對唱,女女對唱,他們舞蹈與中原相比,聽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而且他們的服飾甚美,戴銀帽身穿五色衣,與中原大不相同。
年齡尚小的李泰跟著天幕拍手唱三月三龍拜山,五谷豐登人丁旺,百業興好運轉
李世民聽著小兒跟著唱,忍不住將他抱起來笑道“壯族舞姿粗獷倒別有一番美意。”
今日天幕甚好甚好
四月鶯飛草長時節,是踏青掃墓的節氣,所以這月有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清明節。
與清明節相伴的是寒食節
最初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日,后來湯若望修整歷法,把寒食節定為清明節前一日。
現在寒食節與清明節融合在一起,只是我們并不遵守吃寒食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