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心時代
歷朝微怔,聽到半空響起激蕩的樂聲,眾人舉目望去天幕上現出他們不認識的人物
一襲白袍的瑣羅亞斯德、熟悉的喬達摩釋迦牟尼像、他們圣師孔子、老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以色列先知賽亞、古希臘蘇底拉格
李世民望著瑣羅亞斯德旁的小字微愣,波斯帝國國教火祅教教主
火祅教拜火教在北魏時傳入洛陽,到齊周兩國時已成為朝廷祀官,就連大唐也設有火祅教祀官官職。
原來瑣羅亞斯德與孔夫子是同時代嗎
他的微思天下僧侶并不知曉,看到佛祖金身出現在天幕上時,所有僧侶雙手合十,掩下心中喜意,口中直念阿彌陀佛原來在后人對佛祖竟如此推崇
阿彌陀佛
而劉徹盯著天幕半晌,突然側頭對衛青道“仲卿,你說天下同處大爭之世的概率有多大”
他身旁的衛青垂眉斂目“天下同處大爭之世玄之又玄。”
怎么可能呢
東邊大亂不代表西方南方動蕩,若他猛地抬起頭,驚愕地看向陛下“難道”
劉徹抱手點頭“百家爭鳴正值大爭之時,西方亦是動亂,那波斯、印度呢”
只有紛爭亂世,世人才會虔誠叩拜神仙。
當然他握拳輕咳眼神漂移未處亂世亦求神仙,比如他
軸心時代的圣人們,對人性、生命、世界本源及神靈進行探索,如人性到底是什么
孔子認為人性本善,可以通過學習和修養來達到君子境界;
老子認為人性不分,當不爭向善才能回歸先天本性;
佛祖認為人性無常,當以覺悟和慈悲來修行人生;
蘇格拉底認為人性有理,可通過思考和辯論進入知識境界;
先知以賽亞人性本有罪,應該以信仰和行善來清洗罪惡;
軸心時代的哲賢思想傳承幾千年,對現在的我們仍有啟示,他們教會我們仁義、道德、慈悲、正義。
但他們無一例外都被神化,坐上神壇沉默看著他們的徒子徒孫給他披上一層層神圣的外衣。
如喬達摩釋迦牟尼,在原始佛教中有佛陀禁止他人為自己造像的禁令。
但現在每一個寺廟都有無數羅漢佛祖像,為什么不遵禁令
因為大眾需要佛祖寄托心靈,標設感情描點。
而佛教教徒亦要信徒熱烈祈求佛祖,把佛祖看作救世圣人,虔誠信奉才能達到傳教目的
宋
德延對天幕講述的佛教理義非常不滿“師父,后人不懂佛法污我佛精義。”
佛印雙手合十眼眸合閉“阿彌陀佛,即非是,也非否,德延你著相了。”
“師父”德延梗著脖子不服“佛家勸人向善,修行已身,根本不強求世人衣缽我佛,后人言語對我佛太過苛刻。
當
今天下廟宇高僧皆通儒學,以他師父作例三歲能誦論語,五歲通三千詩句,后又精通五經被稱為神童,其才學不輸朝廷狀元。
佛印搖搖頭眺望天幕“若世人能誦佛法修行積善,即便破禁令又如何”
阿彌陀佛,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明
朱元璋合上嘴,搓了搓手“這妮子敢說,說得夠犀利。”
先前說孔子禍害得罪天下士子,現在有直言廟里和尚犯諱,不知道那些得道高僧會是啥心情
不過佛家有禁止造像的佛令
他怎么不知道
做過和尚的朱元璋陷入沉思。
看來他當了個假和尚
儒家同樣如此,秦末戰亂讓百家凋零,上至朝廷下到各家都在摸索治世之道,為了先行一步,儒家開始神化孔子形象。
言他面相七露,三白眼,朝天鼻、齙牙、大耳、腦殼凹陷如盆地,母親將他丟棄后發現有老虎在喂養他,雄鷹在為他扇風,總之鳳生,虎養,鷹打扇,不是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