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禁海令又如何諸國仰仗大明,需明茶葉、瓷器絲綢,只要朝廷再開海禁,大明宗國地位無國敢動搖。
在他看來什么叫海權
只要是大明威望所至之地,皆是大明權力覆蓋之地。
不然歷代為何要行朝貢之事
只要你向大明朝貢,那就是承大明為宗國,大明既為宗國便有權插手爾等諸國事務。
如他大明官員在朝鮮就能干涉當地事務,若朝鮮敢不聽令,那天兵就能降臨行正義之事。
所以諸國里的陸權海權,在大義中應聽宗國調令。
一旁的公司禮太監劉謹恭聲敬道“那馬六甲仗著自己地勢要險,對朝廷政令多有反復。”
他悄悄地抬眼掃過天幕葡萄牙勢力輿圖,將頭再埋深三分“想必那馬六甲定是主動投敵,意圖亂我朝廷大計。”
劉謹猜得沒錯,歷史上馬六甲因與暹羅國有領土范圍爭論,為壓制暹羅國寧愿讓葡萄牙殖民。
所以葡萄牙在1511年占領馬六甲的第九年,大明朝廷才知道藩屬國馬六甲被占,于是下令讓暹羅國出兵協助馬六甲趕走葡萄牙人。
但大明不知藩屬國之間糾紛,讓敵國幫助敵國,結果只能是沒有結果。
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對瓷器大為贊嘆,下令要所有從東方回國的商船里,瓷器必須占滿商品三分之一。
為了滿足皇室要求,往返東西兩方的葡萄牙商船,船船都有瓷器
秦
秦始皇聽著天幕講述,臉上露出詫異之色,葡萄牙要瓷器,不對他摩挲劍柄的手微頓,應當還有生絲、錦綢等物。
明朝閉海保朝廷國力,西方夷國想要奇珍,兩方天然存在無法避免的矛盾。
葡萄牙敢占據陸屯門島,就說明它沒對明稱臣為藩屬國,而明廷軍力變得薄弱
在天幕各角度講解下,秦始皇對西方行事有更深刻了解,西方無禮儀國度,如同蠻夷楚國,不能以中原之法待之。
他低頭將明悟寫在竹簡上,將此簡傳于嬴氏子孫,告誡子孫與西方交往切勿以東方行事為準則。
畢竟西方不會遵行中原規則,他們只會以武力達到自己目的,與他們全然相反。
為了占領這塊留著蜜的東土地,西方諸國相繼成立東、印度公司來擴大國家影響范圍,好方便國內權貴掠奪東方財富。
萬歷二
十八年1600年英國成立不列顛東印、公司;
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荷蘭成立東、印度公司;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丹麥成立東、印度公司;
明崇禎元年1628年葡萄牙成立東、印度公司;
清康熙三年1664年法國成立東、印度公司;
清雍正九年1731年瑞典成立東、印度公司;
以上幾個國家中除丹麥、法國主要與印度進行貿易業務外,其余四國與咱們皆有貿易來往
朱元璋盯著萬歷兩字直罵“你這小子窮得要把次窯瓷器當做俸祿,怎么就沒沾上一點海外貿易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