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撓了撓下顎自言自語,先前看幽蘭青花盤配雜色族徽,期畫面不倫不類,毫無美感。
還以為西方諸國不懂寫意之美,沒想到西方繪畫倒有可取之處。
唔吳道子低頭沉思他該如何將西方色彩融入自己畫中
紋章瓷指在瓷器上飾以歐洲貴族、皇家及公司紋章,甚至座右銘的瓷器,它是西方用來維持身份及社會地位的重要中介;
如班衲坦家族族徽為鳥冠,座右銘為不快不慢,麥克勞德家族則是成為銅墻
除此之外還有高官及商人訂制送予親友,因此某些紋章瓷中印有定制主人的字母組合,如aa、,甚至上司想要屬下做到的短句聽從上司的命令;
紋章瓷最大
的藝術特點就是瓷身上繪有家族、團體等紋章圖案,所以紋章瓷在國內傳承特別少,幾乎全在國外
紋章跟咱們的族譜相似,都是記載著家族傳承,也是身份象征。
只是咱們的族譜記事性高于藝術性,紋章則是相反,藝術裝飾性更為濃郁。
紋章的設計涵蓋了其家族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家族故事。
如英國霍金家族的盾牌族徽上半部是獅子和步槍,下半部分是百合花。
獅子代表英國,百合花指法國,這是為了紀念霍金家族的托馬斯父子用步槍打跑法國海盜船,讓村莊免遭掠奪的經歷。
當然這樣的經歷換到咱們族譜就是單開一頁,然后還要上當地縣城志,將此事寫得明白無誤。
而西方族徽則根據個人信息,如性別、爵位、榮譽、職業等等有細微不同,跟咱們古時官員上的服飾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裝飾紋路來體現身份榮譽
天幕貼出一枚枚紋章樣式,其中一枚名為的紋章吸引到祖沖之,紋章用法典,曲尺,圓規組成,下面有行備注的小字此三樣是團員完成個人實踐、突破三重黑暗,重見理性之光的必要手段。
他訥訥地念著成員羅斯福、丘吉爾、華盛頓、歌德、莫扎特、貝多芬、愛迪生等人,先前神跡曾言歌德,想必這些人都是西方有才人物,只不知他們都做過何等驚天之事。
祖沖之輕輕嘆氣“可惜神跡不愿細說術數,若能一觀后世術數該多好”
來華定制的紋章瓷以餐具為主,一套餐具從十幾件到幾百件皆有,全看定制者身份地位,如英國皮爾斯家族紋章餐具就多達250件,堪稱頂級家族。
在西方諸國中,只要與咱們有過瓷器貿易往來的國家,基本訂購過紋章瓷,英國共計訂購5000余套、荷蘭訂購了600到700套、瑞典300余套、葡萄牙200余套
這些數據都是權貴訂購統計,但隨著西方瓷器市場擴大,富裕者也參與了定制紋章瓷行列,17世紀時倫敦街頭就有專門的定制商店,商人接單往華定制運貨,僅18世紀華夏銷往歐洲的紋章瓷就約有60萬件
西方得到瓷器,但他們更想得到的是瓷器制作方法
天幕再次貼出瓷器三大要素
1想要胎色純凈的瓷器,胎料必須是瓷土制成;
2瓷器必須經過1200c1300c的高溫焙燒制,才能燒出瓷器表面的玻璃質釉;
3成功的瓷器,胎體必須堅硬結實,組織細密,輕敲要能發出清脆的金屬聲;
對于這幾項各大窯廠工人紛紛點頭“是極是極,神跡說得沒錯,想要燒出好窯還需要更多秘訣。”
更有秘訣嘛眾人笑而不語,既然是秘訣當然不能露于人前。
但瓷器制作方法并不是那么好得,到大清統治者接觸西方傳教士后,傳教士才有了活動空間,開始將東方建筑、瓷器等制作方法傳至西方。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法國傳教士殷弘緒在扎根景德鎮,將瓷器使用原料、品種、色彩及燒制工序了解清楚后,寫信寄回法國。
而法國當政者將此信刊登在專家雜志上,把咱們瓷器燒制流程公開,從此西方各國都得到燒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