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頓了頓補充道他的結局跟雍正三兒弘時有些相似,都跟叔叔親結果一個求情瘋了,一個被過繼喪失帝王爭奪權憂郁而亡,嗯,差不多一個套路
唐
到底是做皇帝的,聽到五代繼位傳統后,李世民瞬間明白宋太祖遷都心思。
從地勢上看開封四臨平原無峻山做屏障,北面遼國南下可直搗龍城,并且能節省大量兵力錢糧,與本國不利。
從國家層面看大唐各皆有錢糧儲存,若京師淪陷,天子可依仗地方錢糧收復帝國中心。
但宋朝不行
宋朝實行強干弱枝計劃,將天下錢糧全部運轉至京師,如此一來京師富有地方窮,各地不得不依附朝廷撥款行政,宋廷也借此控制各方。
但此舉有致命缺點一旦京師淪陷宋即亡國。
從繼承人看宋太宗為開封尹府,遷都至洛陽那宋太宗還有資本爭帝位嗎
開封都不是京
師了,也不符合五代十國繼承傳統,既不符合皇儲傳統,那么趙光義頂天也只能做晉王了。
李世民低頭翻閱著天幕語言,突然發現遷都、培養趙長子都是發生在宋太祖殯天那年
是巧合還是狗急跳墻
他厭惡地扔下冊子,行陰謀詭計之輩,朕羞與他同為太宗
并且古人認為趙匡胤是被趙光義下毒暴崩的。
因為趙光義在傳說是有前科的
蜀國主孟昶是他下毒暴卒,南唐國主李煜也是被他下牽機藥毒死,總之趙光義是個用毒高手
這種正史野史加上詭異時間線,把真相半藏半露引人好奇
不管怎么說趙光義殺兄證據確實沒有,但趙匡胤去世不久,司天監苗昌裔就曾進言太祖之后當再有天下,然后三百多名天文相術之士統統被發配到沙門島吃沙。
但發配沒用,這句話被廣泛流傳于兩宋,哪怕趙光義同年下令全國禁止天文、陰陽、卜相之書,有私習者斬首也止不住世人議論探測。
結果這話傳來傳去,傳到北宋自己都認為太宗地位有問題
趙炅趙光義喉間一甜,一口血沒忍住,當場噴了出來,急得群臣大亂,紛紛圍上去叫喚太醫,即使無法湊近也做出悲痛跌倒狀,總之是捂住耳朵轉開看,就是不看天幕不想聽
只要我忘得快,天幕之言就追不上我
事實趙光義被人調侃甚至懷疑地位不正,本質上還是因為能力不夠
同為太宗里李世民、朱棣都有巨大污點,但他們做到了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但趙光義呢
僅有車技留于眾人回憶
秦始皇aaaa劉徹aaaa李世民疑惑車技
正與兒子雞飛狗跳的朱元璋一愣,隨即驚疑不定不會是驢車的車技吧
事實上趙光義即位后的兩年內,就完成了南方統一事業。
統一南方之后,躊躇滿志的趙光義劍指北漢,欲圖拿下趙匡胤三次未成的太原
天幕頓了頓對北漢進行大略解釋
北漢是宋一統天下的釘子戶,但它投靠契丹,奉遼皇為叔皇帝,有遼支持,哪怕它地盤雖小也是塊硬骨。
只有拿下北漢才稱得上占據中原,國立正統,但問題北伐不好伐啊
自古以來由南向北的戰役難打,歷史上從南到北成功統一的只有明朝。
因為南方地勢以丘陵、沼澤為主,除了大江的天塹,幾乎無險可守。
而北方處于高原地帶,王朝重點城池周邊都是群山環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