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作他劉徹五指輕敲案桌他身為正統無須親臨前線為自己攬功。
天子當以身鎮國,打仗自有將軍爭功
就算不是正統即位嗯,可以看看他大父漢文帝嘛,唉,劉徹得意地嘆了口氣先帝果然愛我,傾心朕便廢劉榮立朕為太子,怕朕受太后遏制強撐病體辦冠禮。
生怕朕掌權時受到一絲委屈,先帝真的好愛我,朕想先帝了
當然這么丟人的事宋朝并沒記錄,此記載出于遼國,遼國對這場戰役描述較為客觀,但這介于趙光義出神的技藝,網友親切地稱他驢車車神
實事上趙光義跑到涿州河北保定北部時,宋兵才真正全線潰敗,潰敗不說還找不到皇帝。
宋軍上下找的皇帝去哪了
他繞過涿州去金臺屯但宋軍不知,找不到皇帝的情況下,北軍準備擁護趙德昭為新帝,但沒能成功,因為換天落定之前趙光義回京亮出身份重歸大寶。
最后因戰局不利,攻克北漢的軍賞遲遲未至,趙德昭為未得賞將士請賞,于是趙光義說出等你做了天子再賞也不遲的話,然后趙德昭卒
漢
劉邦自言自語“那趙德昭就這么死了死得也太容易了。”
如果是他肯定緊隨而上,直接逼他趙光義立自己為太子。
反正你都說了做天子,那不就說明你要立我為太子
既然軍中有支持自己的力量,干脆就行險招占據大義伺機而動,總之堅決不死。
只要不死就能逆風翻盤
他的想法也是劉啟的想法,以宋太宗之跡告誡太子后,就見自個兒子托著下巴直言中心
“齊國雙子之變”
齊國雙子指的是春秋齊國齊襄公兩公子糾與公子小白。
公子糾是齊襄公長子,公子小白是庶出,為奪王位兩子各自倚大國借兵車,快馬加鞭地回國,誰先回國誰為王。
宋太宗臨陣逃竄之事與齊國雖不像,但本質都一樣,趙光義與趙德昭誰搶先一步為帝。
諸軍找不到皇帝,明面上表示皇帝已死
只有前任皇帝沒了新帝才能登基,很可惜宋結局與齊國雙公子一樣,坐王座者往往是手段更高明那的個。
公子小白齊桓公使計讓自己先坐上王位,而趙光義先趙德昭一步回京復坐大寶。
趙德昭慢一步性命皆輸。
小劉徹推斷完后轉頭問自個爹“兒臣說得可對”
我兒不愧是要坐開國皇帝那桌的人,就是厲害
劉啟喜滋滋地摸了摸兒砸的頭“很接近事實,否則趙光義為什么不收攏殘軍,倒要繞道涿州去金臺屯”
明顯是甩開遼兵的同時又在躲避什么
太子記住,身為帝王自身安危為首要,哪怕是被逼直面險境也要為自己安好后路不能露怯,否則只會落到宋太宗那樣的狼狽下場
兵敗后的第二年,也就是趙光義登基的第六年,突然冒出金匱之盟,言杜太后與趙匡胤、趙光義及趙普立下盟約宋家的天下當兄終弟及,即皇位傳承應該是
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最后傳回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
而重提盟約的就是趙普,一個與趙光義不和的宋開國功臣,也是唯一能證明趙光義繼位合法性的證人
秦始皇挑眉合法性趙家兩代人死光的合法性
他手指摩挲著劍柄,擰眉搖頭手段粗糙,吃相難看。
評點完后想問扶蘇如何看,卻見他一臉恍然,逐問“扶蘇說說看”
扶蘇連忙出列回復“后人應在暗指金匱之盟是偽造,它是趙普為保命造出的假天命”
否則后人怎么會特意點出不和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