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遼有沒有感到慚愧,次年宋交付歲幣時,宋是10萬兩銀加20萬絹一分不少啊。
難怪遼看到宋有錢人做派,吵著鬧著要提高歲幣。
我要是一國之主,我隔壁鄰國是大宋,我做夢也會笑醒了好嗎
這哪是敵國啊,這分明就是財神爺嘛,難怪財神爺趙公明姓趙不信秦呢,想要錢了,直接擺三炷香插到宋真宗跟前求財求財求財
雖然長生天嘴上不擾人,但忽必烈卻聽得非常仔細,聽到重要處甚至親手記下。
自他即位后就曾考慮如何取士,在他看來孔子之學虛名無實,于國不利。
恰逢許衡求見,見后他確認儒學無治之術,經天幕講述后更是確認學儒的文官多不通世務,難成治之才
至于宋臣會不會阻撓,給錢的主意不就是他們出的嗎
他們那么善解人意怎么會阻撓呢
嘖嘖,給錢割地不就是宋文人的拿手好戲嗎
反正不是自家的,崽賣爺田不心疼
秦始皇以為天幕要說宋文人種種,沒想到他話一轉,倒夸起宋真宗來
其實宋真宗并非沒有功績,在封禪前可以說是有所作為,如消除地方割據隱患,為官員增加俸祿,善納諫言等等。
特別是推動占城稻、綠豆種植,其中最重要的是占城稻,早熟耐旱不擇地而生,更重要的是產量遠高于其它稻種。
宋朝百姓沒大規模餓死,占城稻當屬首功
早熟又耐旱高產還不挑地
十一字精準地打在宋以前的君臣心上,連呼吸都重了幾分。
李世民騰身而起,急不可待地跨步到天幕跟前“請問神跡占城稻在何處”
劉徹“請問神跡占城稻在何處”
秦始皇“請問神跡占城稻在何處”
一句句急切的話匯聚成彈幕劃過田羽跟前占城稻歷史
田羽一愣,他怎么知道占城稻歷史
咋回事總有這些莫名其妙的詢問
他心中不耐但還是利索地點開百度,隨口道占城稻是占城人培育的良種啊
此稻在安南、占城、柬埔寨,哦也就是真臘都有,屬于印支半島稻種
秦始皇aaaa劉徹aaaa李世民望著天幕上圈出來的印支半島,心中思緒漫開海外有良種,那是否還有其他良物呢
劉徹想起張騫帶回的各色作物,心中決定待樓船可遠行時,單獨遣只船隊收羅海外作物。
不管有沒有用,先拿回再說
天幕沉沉嘆氣但是這些政績都抵不上澶淵之盟后的荒唐。
如果說白登山之圍、渭水之盟都是以錢財換時間,以圖來日壯大反擊。
那么澶淵之盟就是給宋君臣的一顆定心丸。
這顆定心丸讓宋君臣好像找到一條安生大道,只要花錢就能解決江山安危問題
看著天幕上一行碩大的墨字錢算什么,掏的又不是老爺的錢,拿去
秦始皇無奈地搖搖頭,后人真的是全方位嘲諷宋朝君臣啊
他正想著宋制,殿下李斯出眾直言宋不能除舊布新,是缺法家啊。
說著兩眼期盼地望向秦始皇,眼中不斷傳遞陛下陛下你看,這就是重用儒家的結果,儒治國真不行,還是得看法家
當年商君變法時難道沒有舊弊嗎
有,但商君還是變法成功,可見百家之中唯法有此魄力。
秦始皇看著不斷展示自己很重要的李斯
向天貸款后宋真宗君臣沒有進行軍制、制度深化改革,而是今塑像去金一萬兩,明建宮二千六百座,所耗花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