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登臺后先設置三司條例,將宰相、樞密合為一體,也將度支司、戶部司、鹽鐵司歸于手中,自己兼任三司領頭
正準備繼續講的田羽突然看到底下有人悄聲問為啥
田羽嘴角一抽,給了對方一個中指,看在同學份上還是解釋道
為什么
宋朝權衡制度讓權力分散啊
按照宋制中書宰相機構不知兵,因為它沒有兵權,朝廷增兵多少不歸他官,偏偏名義上它是百官之首的機構;
樞密院有添兵權力,但不知朝廷有沒有財可用,因為它不管財政的事,手中沒有財政預算權;
管軍將帥要請兵調將,不知該調多少兵將,不知國家士卒具體數量,那是其他機構的權力。
所以王安石想要改革必須將三司凝聚成刀,否則各司各干各的事,改革等于做夢
武則天有些疑惑,后人在回答誰的問題
宋朝制衡官員已經提過數次,還要講
她大膽猜測難道是其他學子聽講不專心
在軍政方面王安石主要進行以下改
革
調整吏胥及低級官員俸祿未改革前他們大都沒俸祿,工資全靠漁詐百姓、納取賄賂發家致富。
改革后州縣最低等的吏胥每月也有六千文到八千文工資,錄事參軍等低級官員根據職位不同進行定制錢糧。
然后提拔下層士大夫作為改革中堅官。
至于朝廷原舊官員
漢
剛給漢吏漲過工資的劉洵漢宣帝非常不解后人不看他漢史嗎
給官吏加俸祿的重要性難道沒記載到史書上
在他看來當宋廷每任君王應緩緩改制,如漢家痛擊匈奴那般,君王相續,直到武帝時橫掃兩漠之地。
而宋君王不但沒蓄下力量,相反還累下弊政留于后人。
劉洵擰著眉想找個詞形容宋君王,半晌無果,只能認為他們不看漢史。
他不知道西方黑格爾的一句話形容宋很恰當人類從歷史中獲得的唯一教訓是,人類似乎從未從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
文人治國,治的是心中的國家而非現實的國度。
受慶歷新政失敗教訓,他并沒有裁汰冗官,而是調動攔路石給個閑差,算是治標不治本的整頓吏治。
另外又有改革科舉,興建武學、律學和醫學
天幕長嘆謝天謝地,宋立國近百年,終于想起法律二字,這是要擺脫官員以自己解說法律斷案啊
明明一樁簡單的阿云案,沒能判決不說還被拉入變法之爭里,不得安寧
天幕語氣嘲諷值拉滿;人家姑娘欠你司馬光啊,十七年后你掌權就推翻神宗裁決啊,直接把阿云判成死刑,后世儒家還將其稱為文人風骨
敢情宋朝皇帝說話不算,就儒最大是吧
宋
司馬光臉色漲紅,急忙出列表示自己沒有此等心思。
趙禎溫和地安慰他“我宋以仁厚治國,后人重利益自然不喜我朝,君實無須放在心上。”
在趙禎看來,后人對他宋看不上眼,諷刺歷代先王指責他,現在又嘲諷大臣也不算什么。
正好君臣同受難,還能讓朝廷上下一心為國辦事,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