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也知其中大弊,遺憾地搖搖頭繼續聽天幕講述下去。
市易法出臺是想達到以平抑物價,打擊兼并的目的,實際上是進一步壟斷商業市場。
商業運轉的目的是為得利,但朝廷壟斷各行業且不談讓商業無法發展,只說市易務相關官員,他們辦事目的不是為維護商業繁榮,而是滿足上層需求獲得升遷。
王安石本意是低價購買民間商品,再高價賣出,取商賈之利以助國用,這樣就不用仰仗百姓賦稅。
結果市易法不僅沒到平抑物價的作用,反倒抬高物價使商業市場大亂。
如未行市易法前米八十五一斗,行法后米漲一百零五文一斗。
為追政績,官員會出現強賣強買,并且自由定價市場定價,結果大商人小商人的錢全進朝廷,有實力的賈商選擇打不過就加入,官商勾結老套路嘛。
所以市易法運行沒幾年,開封欠市易務的商人就兩萬七千余戶,共欠錢237萬余貫。
近三萬戶中富人35戶,酒戶27戶,剩余全為平民商戶,所以走投無路的小商人直接錢債破產
宋
剛剛回京準備大干一場的王安石手一抖,愕然地抬起頭,眸中盡是不可置信怎么可能
竟然是擾亂民生
他目光落到前方御座上,嘴唇不斷哆嗦,滿腔話語竟一個都講不出來。
趙頊走下御階,執起他的手溫聲道“朕與卿相知,卿舉改革之法在鄞縣多有實踐,如今天幕所言正好查缺補漏,豈不正好”
富弼神色凝重地想要勸諫,卻被趙頊打斷“卿且暫聽天幕講述,待宋講述完后再行商議。”
面對陛下堅持,富弼終是低下頭退回原位,細心記下天幕之語,準備再行勸解官家。
市易法帶來的收入呢
宋仁宗時期商稅收入為八百余萬貫,市易法實行后僅一百八十萬貫,
這百余萬貫中還沒包含市易務官員支出
天幕語氣平平,說出的話卻如刀直接插在宋君臣心里
如果說主市易法損害商業稅收入,破壞了官商利益集團利益,那么青苗法就是在挖他們根基。
青苗法指農時青黃不接時,貸款給農人,避免農人去借高利貸,也避免農人在兇年時失去土地破家。
當時宋朝高利貸多少
高到被叫做倍稱之息,即我借你一百你得還我兩百,甚至三百。
憑借倍稱之息,田主豪強們兼并土地,使農人破產大發市利
對于帝王而言,農人借一分高利貸就意味著統治威脅一分。
他們可沒忘記百姓走投無路下會干什么。
所以秦始皇a劉徹a李世民a朱元璋殺氣騰騰該死的食國蟲蟲,當殺當殺
那朝廷頒發的青苗法利息多少
20利息,官府一年放兩次貸,總40利息。
與高利貸比起來,農人肯定支持青苗法。
而宋放高利貸者有多少
數不可數
如蘇軾的方外知交佛印,他主業和尚副業放貸,和尚都如此更不論其他人,可見放貸利益牽連之廣
再次被提及的蘇軾面色尷尬又得意地掃過同僚,得意是后人屢屢提及他,尷尬是結合前面老是被貶的未來,自己似乎混得不怎么樣
所以他的名聲在后世也不好
各種目的的交織下朝堂上反對新法的聲音,聲一浪高過一浪,但保守派喊得再大聲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