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宋分兩祚,但萬萬沒想在宋最繁華最極致時轟然落敗。
章惇狠狠地扒下他的手怒道“我怎么知道。”
他能說出端王輕佻之語,那端王定無君主之姿,為什么朝堂上無人阻擋
太大的落差讓趙匡胤發怔身為大宋開國皇帝卻聽到亡國消息
或許是打擊太多,他從嗡嗡發蒙的思緒中清醒時,還有閑暇想到同得到亡國消息的秦始皇不知他是何種心情
秦始皇謝邀,勿cue。
宋崩得太過魔幻讓人不敢相信,實際上從宋與金商議滅遼時,便有展現。
重和元年1118年宋朝向金國表達欲與通好,共行伐遼的意向,兩年后宣和二年宋正式與金簽訂宋金攻遼盟約,遼亡后宋將給遼歲幣轉納于金,而宋取燕云十六州,雙方簽訂盟約,史書稱為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前金人已經按著遼國打,為了讓遼國給自己加冕,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給出的談和條件非常夸張
1遼在金之下,遼皇帝稱阿骨打為兄長;
2遼國上京、中京和興中府割讓給金國,相當于遼喪失東北全境、北方草原地帶,成為宋金之間的夾板菜;
3派遣親王、公主、大臣子孫作為人質,人質何時能回國日后在商議;
4先前金俯身下拜上貢給遼的信符、往來信件等,只要出現等級之物都還金,他們要消滅曾經卑微的證據
唐
李世民眼猛的一亮,快步走到輿圖前對天幕所說的位置比劃“宋幫金得地,削弱遼勢力還能將遼作為緩沖帶。”
李靖等人亦是點頭,當年長孫晟對東西突厥就是行此計,兩方相持隋朝獲利。
實際上遼國對宋夏就是如此,聯夏抑宋,使宋加歲幣獲利,把戰爭引向西夏,而本國卻獨享太平。
宋被遼使計百年,現在機會來了不反用過去
但問題是李世民君臣對視一眼宋想達到這樣的戰略目的,必須對金遼局勢相當了解,或者有高明之人操控。
想到宋黨派之爭,及后人埋怨宋細作能力還不如他大唐
算了,這對宋要求太高,不行
如此漫天要價的條件遼肯定不答應,很快阿骨打退步再提出要求
1不要人質、不要土地;
2遼皇帝必須稱阿骨打為兄長,并且要用中原禮儀冊封金國皇帝。
此外金可以減少遼對金的供奉,但第二條遼必須答應
天幕語氣平靜到沒一絲波瀾宋供奉遼,遼供奉金,某種意義上講宋一人養兩家,不愧是有錢大宋。
遼金談和正僵持間,供奉批發商繞過中間商來了咱們一起攻遼吧
攻遼歸攻遼,但宋表示對金的態度還是要分清楚即對完顏阿骨打用國書還是用詔書
國書是把金當做平等國,而詔書則是宋上金下。
最后宋給出的的信是以上賜下的詔書,聽到遼封阿骨打為懷東皇帝后,不僅召回走到一半的使節,僅派低階武官呼延贊護送對方使節回金。
見宋如此怠慢自己,阿骨打直接扣留呼延贊半年不放人,而宋對此毫無表示
劉徹聽著后人語氣中的不屑,有些詫異道“宋以詔書交往金并無不可,憑宋細作能力估計不知金對遼態度,表面上看宋為遼兄長,以上對下給臣子詔書沒錯。”
只是宋不該派低階武官,趁此機會換幾個機靈的摸摸金人底子多好
實際上阿骨打根本沒接受冊封,因為遼沒有按規矩稱金為兄,阿骨打直接拒絕
天幕語氣非常無語宋想結盟女真人,卻抱有上國態度,想要以對方為槍卻怠慢對方,明明知道對方實力又輕視對方,宋到底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