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呢
天幕一句文臣,把宋所文臣心瞬間提起,哪怕是范仲淹或已被評過的王安石,亦是悄然抬起眼,暗中關注天幕。
士大夫成為治國主流即墮落,他們不像世家那樣與帝王交鋒千年,相互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宋朝為抑武給士大夫的環境太過優厚,優厚到士大夫被花花世界迷了眼,拋棄讀書時為萬世開太平的追求。
翻開宋中后期的高層官員簡歷,就會發現干實事的太少了。
不是富貴閑人就是空泛其談,開口風雅閉口我輩士大夫當如何如何,嘴上說的是仁義,心中想的是生意
天幕語氣帶出一絲嘲諷他們得到與宋帝同治天下的權力,卻忘了士大夫治理天下的義務和責任。
說到底是君道不正,臣職不明的結果,大家都能共同治天下,都有享受的權力,同時也有推卸責任的余地。
正因責任上留有余地,有宋一朝很難看到群臣齊心干點實事,人人都想治天下人人都怕承擔責任。
哪怕金兵臨城也要內部爭論一番到底是求和還是主戰
天幕的話如耳光扇在宋臣身上,司馬光嚅囁嘴唇想要反駁,卻道不出半個字。
他看著天幕雙腿一軟,膝蓋一折竟跪在地上,哆嗦著嗓子“昔年慶歷新政改革,就為提高新進士大夫道德,以道德約束行為,期望他們可以為民為國。”
沒想到他閉上眼,淚滾滾而落,還是沒半點變化啊。
王安石皺眉冷喝“當務之急的不是金兵臨城嗎”
宋立國百年,何曾受過南唐之辱不仔細著國破之事,倒關注起說道德
他猛地一甩官袍,冷哼出聲“果是迂叟。”
1125年宣和七年天祚皇帝被俘遼國滅亡,金調轉馬頭南下兵分兩路
1完顏宗翰率軍攻太原為西路;
完顏宗翰南下時,宋廷武將最高官童貫恰巧在太原,聽到金軍南下以匯報名義跑了。
金軍從破代州、中山長驅至代州,太原知府張孝純和王稟堅持守城,金軍未能攻克。
2完顏宗望率軍攻燕京為東路;
宗望軍由平洲出發,攻破檀、薊兩州后,在金遼兩軍在白河交戰,結果主戰的郭藥師再次遭到背叛,友軍張令徽率部逃跑,于是宋朝最能打的郭藥師率部降金,并為金充當向導,使東路以極快的方式推進。
金軍齊心協力共破宋朝城池,那宋呢
臣子論打還是和,宋徽宗下緊急發罪己詔,承認錯誤的同時也在向天下官民喊救救救救命啊快來勤王
被歷史認為下罪己詔的劉徹朕不想聽到這三字,后人把話收回收
同時宋徽宗也在玩空間戰略藍圖
他率眾南遷,太子以監國身份坐鎮汴梁,這樣宋就能層層阻擊金軍消耗敵人有生力量。
理論上很美好,但是
皇帝都跑了誰還來勤王
太子有勤王號召力
太子想要有號召力要么皇帝死了稱帝得正統命天下,要么身后站有大勢力可隨時造反。
沒這兩樣勤王后遭到清算怎么辦
這種犧牲大量前方的抵抗策略根本無法用,于是臣子用不足以招徠天下豪杰主張讓宋徽宗退位,只要你退位你愛去哪就去哪吧
大敵當前太子趙桓也不愿接做皇位啊
我哭、我鬧,我裝傻都沒用,皇帝這職位還是得干
唐
李世民不可思議地看著天幕“所以后人說的攜子游幽云是因二帝都被俘”
長孫無忌等人面面相覷好像是的。
君臣圍繞在宋金輿圖跟前,非常不解“宋怎么亡的”
宋雖有惡政,但金國國祚不足十年,真把宋逼急了,舉全國之力也能反壓金。
到底怎么亡的
杜如晦首先發言烽火戲諸侯
長孫無忌反對除遼國太后外,沒聽到后人講美人,定不是因美人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