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的擔心是不是很有道理
真的有道理嗎哪來的道理
他是皇帝,皇帝乃國家意志所在,一舉一動都代表國家方向。
唐太宗等帝王把個人與國家利益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趙構是自己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
這場戰役勝了嗎
勝了,正是這場戰役讓金軍徹底放棄滅亡南宋,因為打不贏。
那宋骨頭硬了嗎
不僅沒有,甚至把腰躬得更低
天幕砸下臣構言三字,看得歷代君臣眼前一黑,真稱臣了
金拿宋無可奈何為什么不能體面議和
趙煦咬牙下令“給朕打,狠狠地打”
年輕的趙佶關本王何事本王冤啊
以和換時間蓄力沒問題,但議和并不代表要自廢武功成為廢人。
如果說趙構收軍權,任命張俊與韓世忠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又把他們的官兵劃入三省、樞密院,讓將有領軍之權沒調兵權力,是正常政治手段。
那么答應秦檜持議和自重,不罷秦檜相位、殺岳飛就是在自廢武功。
對于有威脅的人或物,金國一向是要么拉攏要么殺害,比如郭藥師,不投金便逼宋交人,投金給予榮華富貴,總之不是自己人便殺。
岳飛跟郭藥師不同,他是趙構一手拉起來的嫡系大將,他不會降金只會抗金。
所以岳飛必須死。
那個期待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漢子必須死,不死金不安。
相反秦檜能為金牟取利益,那就剝奪趙構罷相權,確保相權不可動搖
李世民瞪大了眼殺了
能臣不聽話可敲打可撤職,甚至當眾讓其反省,再不行可不用,怎么能殺
江山未定誅能臣豈不是向天下表示帝王無容
人之心
而且秦檜此人定會挾虜勢以要君,不如留岳飛制衡秦檜,如此保帝王權柄不失,怎么能殺了呢
他臉皺成一團,實在沒想明白岳飛為什么會死,就算要收軍權也不該向自己的嫡系部隊下手。
這算什么自己殺自己
天幕語氣糾結宋朝像是陷在圈里出不來,維持宋運轉的制度讓宋永遠都出不了沼澤,趙構信任過岳飛嗎
信任過,他曾親寫精忠岳飛軍旗激勵岳飛,又曾想把全國七分之五的兵力交給岳飛,直言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但在祖宗示范下、朝臣反對,及自身怯懦自私下,最終還是與秦檜一起殺岳飛求和。
岳飛死前仍寄天恩高喊天日昭昭。
可惜天理昭昭抵不過一句莫須有
一句莫須讓趙構獲得風波亭大捷,把南渡唯一的進攻型將帥摁死。
一句莫須有把韓世忠閉門謝客不再問世。
一句莫須有成為金誘宋將投降范例,一句莫須有讓從此南宋諸將變身持重,離遠在百里之外指揮打仗,堅決不冒頭。
莫須有帶來的結果是宋把自身命運掛在金身上。
金主和宋就能議和,金主戰宋只能被迫迎戰,完全是一生皆由金,半點不由宋,沒了邊防主權的國家,跟拔了毛的鳳凰沒區別
你不要大將給朕啊
劉徹心中大喊朕缺大將啊進攻性大將多好
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