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笑著沖許望秋揮揮拳頭:“我會和他們一起揍。”
許望北聽到蘇白也要揍哥哥,回頭對許望秋道:“二哥,我保護你。”
許望秋哈哈大笑,摸摸許望北的腦袋:“師姐什么的都是假的,果然還是我妹最好。”
在接下來的日子,許望秋他們三個整天在蓉城閑逛,掃蕩蓉城的美食。文化宮門口的擔擔面,總府路的鐘水餃,春熙路南口的龍抄手,南新街南口的牛肉焦餅,人民商場對面的譚豆花等等,這些小吃價格便宜味道好,對吃貨來說,蓉城真的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除了到各個小吃店,許望秋他們還去蓉城最頂級的芙蓉餐廳奢侈了一把。芙蓉餐廳是蓉城最大最豪華的餐廳,是蓉城場面人物請客的首選。當初為了芙蓉餐廳的開業,特地從蓉城各個餐飲名店征調了幾十名特級廚師,這些人都是頂尖川菜高手,可謂名廚薈萃。
進入芙蓉餐廳后蘇白和許望北驚呆了,讓她們震驚的不是豪華的大堂,而是大堂里的大菜單。芙蓉餐廳的菜基本都是幾塊錢一份,其中貴的要幾十,比如“芙蓉鯉魚”要20元。
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就只有幾十元錢,一份菜就20元!這價格真的高得離譜!
許望北心想20元啊,可以買很多漂亮的橡筋,漂亮的發卡了,可以天天換著戴了。蘇白心想,衣服和裙子都可以換一套了,這個價格真是太離譜了。
許望北伸手拽許望秋的衣袖:“二哥,這里的東西太貴了,我們去其他地方吃吧!”
蘇白也點頭:“真的太貴了,還是別在這里吃了。”
許望秋輕笑道:“只是吃一頓,又不是天天吃。沒事的,我很快會有更多錢的。”
許望秋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兩天之后真有人送錢上門,西川人民藝術劇院的領導找上門來,他們看中了《媽媽在愛我一次》,希望把這個故事搬上話劇舞臺。
許望秋對話劇不是很了解,問了一下稿酬,得知大型話劇的稿酬是600到1000元一部,而且作為編劇還可以從話劇演出中抽成的;在演出10場以后再按比例抽成付酬,其中大型話劇為收入比例的2%。
許望秋感覺寫話劇劇本比寫電影劇本劃算,話劇稿酬雖然低一些,但可以抽成。大型話劇演一場,門票收入差不多是五百塊,張然可以提成10元,如果演一百場,那么張然就能夠獲得1000元的收入;而且這是一項長期收入,以后劇團演這部戲,許望秋都能得抽成。
許望秋覺得電影也應該這樣才對,好萊塢編劇就能夠參與分成,這樣編劇才能潛心創作,力求寫出好劇本來。但國內電影圈現在采取的是統購統銷的政策,不要說編劇不能參與分成,就是電影廠都沒資格參與分成。不僅如此,電影版權都歸中影公司,電影海外賣版權的收入,或者賣給電視臺的收入,都與電影廠無關。
將《媽媽再愛我一次》改成話劇能帶來大筆收入,許望秋自然不可能錯過,便宣布美食之旅暫時告一段落,自己要忙正事了。
許望秋用三天的時間將《媽媽再愛我一次》由電影文學劇本改成了話劇劇本,接下來,他在話劇團的文學編輯,以及導演陳福協助下,對劇本進行了修改和調整。直到進入九月,話劇《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最終劇本才徹底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