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中,北大的學生說起了他們創辦的文學刊物《早晨》,說到了里面的詩歌。
許望秋笑道:“面一時半會吃不了,也沒什么事,我看不如來朗誦詩歌吧!”
眾人鼓掌叫好,這個時代文學青年聚會,詩朗誦是必備項目。
不過北大還沒推人出來,劉林跳了起來:“我先來,我來朗誦!”
眾人紛紛鼓掌叫好,想聽聽劉林會朗誦什么作品。
劉林擠眉弄眼,咳嗽兩聲,又清清喉嚨,一本正經地朗誦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眾人一陣大笑,夏剛更是笑趴了,這是小學生念的詩,你一個大學生念,像話嘛!
許望秋知道這家伙是故意搗亂,笑罵道:“《詠鵝》都來了,也不怕人家北大的同學笑我們北電只有小學文化!老吳,你來一首,把我們丟掉的面子找回來!”
吳知柳覺得不能丟人,決定朗誦食指的《相信未來》。食指的詩在年輕人中影響力極大,68年的時候有上百萬知青抄寫背誦食指的詩,連北島都深受他的影響。吳知柳聲音很好,朗誦水平不錯,更重要的是作為黑五類子女,他對這首詩有很深的體會:“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吳知柳的朗誦激情澎湃,就像一團火,將在場眾人內心的激情點燃,于是,所有人都站了起來,跟著他一起大聲朗誦:“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眾人的朗誦聲帶著青春、帶著夢想、帶著激情、帶著對未來的期望,如同浩浩蕩蕩的黃河水,在正午明朗的校園中奔涌激蕩,陽光在這些年輕人的呼喊聲中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