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劇組工作人員緩緩往后拉著小推車。隨著攝影機往后拉,鏡頭中的盧青、許望秋等人逐漸變小,同時兩邊牢房中的犯人出現在鏡頭中。由于犯人都站在牢房里,看不到他們的臉,只能看到他們伸出牢門帶血的手。
一雙雙帶血的手拍打著牢門欄桿,跟著唱起了《國際歌》,就像是為戰友送行:“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看到這一幕,張克眼淚直接掉下來了。他在48年被國民黨逮捕,投進監獄,后來被趙單他們營救,才死里逃生。看到熟悉的場景,聽著到熟悉的歌聲,他簡直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只張克如此,劇組工作人員很多都熱淚盈眶,甚至有人跟著小聲哼唱:“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沖破牢籠!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謝非想起自己和許望秋討論過這個情節,自己對許望秋說,這個情節有點假,囚犯們不可能集體唱《國際歌》,因為唱這首歌就有可能被認為是共/產/黨。許望秋卻說,我們這部電影不是歷史紀錄片,是商業電影,不需要絕對真實,需要讓觀眾與角色共情;當張然他們唱起《國際歌》的時候,觀眾最想干的是什么?是跟他們一起唱;當囚犯們唱起《國際歌》的時候,觀眾心愿得到了滿足,會感同身受。
那時候謝非有點不以為然,但現在他切實的感受了許望秋說的共情,就連他都忍不住在心里輕輕地哼著《國際歌》。在這一刻,他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共情。
望秋這小子真厲害啊,簡直把觀眾揣摩透了!
一周之后,《鋤奸》劫囚車的鏡頭全部拍完。在電影膠片沖洗出來,并由剪輯師初剪之后,許望秋帶著《鋤奸》劇組全體工作人員到魔影廠標準放映廳看樣片。和他們一起看樣片的還有魔影廠領導,以及部分導演。
這個時代,電影廠對影片拍攝管得非常嚴,電影拍出一部分來,就會由廠領導、甚至是市局領導審看樣片,對攝制組提出建議;而劇組必須根據建議進行相應的調整。
許望秋并不擔心廠領導會對樣片不滿,他對自己的水平有絕對信心;而且樣片又是劫囚車部分,可以說是全片最精彩的段落之一。雖然鋤奸小隊并沒有和敵人打起來,但整個氣氛十分緊張,絕對扣人心弦。
大銀幕上,《鋤奸》片段緩緩播放著,在盧青他們唱起《國際歌》的同時,鏡頭緩緩向后拉,鏡頭中的許望秋他們迅速變小,兩邊牢房中的犯人出現在鏡頭中。由于犯人都站在牢房里,只能看到他們伸出牢門帶血的手。
看到這一幕在場領導都微微一怔,這個鏡頭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而接下來的一幕則直接戳在了他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讓他們瞬間淚目。那一雙雙帶血手將欄桿拍得啪啪作響,并高唱著《國際歌》,仿佛在為戰友送行:“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許望秋見魔影廠領導都眼淚汪汪的,甚至有人不住抹眼淚,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個鏡頭是他精心設計的,是后世的好萊塢電影,以及很多優秀商業片經常會用的一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