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媽媽再愛我一次》持批判態度的也有,有些批判十分嚴厲,甚至是在扣政治帽子。批判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個認為影片格調低沉,不夠陽光,不夠積極向上;另外一個就是認為電影的思想傾向存在問題。
作為中國文藝理論的權威刊物《文藝報》是支持《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但在看到對電影也有不同看法的時候,就決定為《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展集中討論,弄清是非。《文藝報》從1979年7月出版的第七期開始,專門開辟“討論會”專欄。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成千上門的信件向雪片一樣飛往編輯部。參加討論的作者中有大、中學教師、社會科學工作者、青年學生、干部、工人、農民……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在這場討論中各抒己見。
在《媽媽再愛我一次》上映前,潘紅原本是個沒有什么名氣的新演員,出演過幾部沒有什么影響的電影。不過隨著電影上映,她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紅透了大江南,成為無數男性的夢中情人,成為無數婆婆心中媳婦的最佳人選。
潘紅現在簡直不敢出門,她和米佳山騎自行車進城,被影迷認出來了,有人高喊一聲“那是秋霞”,于是,有一群人騎著車跟在后面追,嘴里高喊:“秋霞!秋霞!”潘紅戴著口罩去買小籠包,等師傅一掀開籠屜蓋子,一股蒸氣迎面撲來,潘紅只好摘下口罩。旁邊的顧客瞅了她一眼,立刻大叫“哎呀!這是秋霞”,于是,圍觀的影迷從四面八方瞬間聚攏過來,把春熙路都堵死了,最后還得交警出動幫忙疏通。
扮演秋霞的丈夫林國榮的演員吳國松也出名了,不過出的不是美名,而是惡名。每次吳國松出門,路人的眼光不是看明星那般,而是像看怪物一樣,躲得遠遠的。有一次走到街上,一個大媽走過來,對吳國松說“你說你啊,秋霞那么好的媳婦兒你怎么就不要呢”,更嚴重的是吳國松停在小區的自行車,經常被人故意扎車胎。
在民間還出現了一個謠言,說《媽媽再愛我一次》里演林國榮那個演員,非讓秋霞的扮演者嫁給他不可;因為劇中的表現太壞,所以他找不到老婆;但秋霞沒有答應,因為人家已經結婚了。有人就問:“那他怎么辦呢?”傳謠者回道:“繼續打光棍唄,誰讓他演那么沒良心的角色!”
對這些攻擊和謠言,吳國松可以忍受,真正讓他感到奔潰的是,因為《媽媽再愛我一次》,他跟女朋友的感情都受影響了。女朋友的親戚朋友紛紛勸她,讓她不要跟吳國松好。他們說那小子演一看就不像好人,演林國榮演得那么好,說明他們本質上是一樣。
吳國松對此欲哭無淚,難道演技好,把壞人演得太好也是一種罪過嗎?
《媽媽再愛我一次》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掀起關于狂潮,許望秋無疑是非常開心的。不過他真的心思還是在《鋤奸》上,這才是真正凝結著他全部心血的作品。在接下來的幾天,許望秋一直泡在剪輯室,和剪輯師為電影的剪輯忙碌著。
一周之后,《鋤奸》的成片總算出現在了許望秋他們面前。如果能夠通過各級部門的審查,那么這個版本就是最終與觀眾見面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