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許望秋走進北大,到女生樓找蘇白。宿管大媽用廣播喊了一嗓子,不到兩分鐘蘇白就蹬蹬就從樓上下來了。許望秋盯著蘇白輕笑道:“蘇白同學,我們是不是該算算昨天晚上的賬啊?”蘇白板著臉道:“現在是大白天,你可別打什么壞主意哦!”許望秋眨了眨眼睛:“我知道了,到了晚上我再打!”蘇白瞪了他一眼:“整天胡說八道,趕緊走吧。”
現在是八月份,正是一年最熱都時候,許望秋和蘇白不想頂著烈日到處亂跑,就一起到北大圖書館看書。當然除了怕熱,最主要還是真的想學習。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對知識的饑餓感十分強烈,學習特別刻苦,蘇白也是如此。她的英語不怎么好,為了提高英語水平,兜里始終裝著英語卡,無論吃飯、等公車,只要有空閑,就會把英語卡片拿出來看。
平常圖書館8點開門,6點多門口就擠滿人,這個時間段去,根本找不到位置。不過由于現在是暑假,大部分學生離校了,到不愁找不到位置。
圖書館是讀書的地方,許望秋和蘇白自然不會卿卿我我,都在埋頭苦讀。快11點的時候,謝非找來了。他帶來了好消息,葉志明已經看過《鋤奸》,認為電影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沒看出有什么政治問題。葉志明還告訴謝非,周末的時候會請中調部的同志看《鋤奸》,請他們幫忙把把關。等他們拍板之后,再請局長霍振剛看。
聽到這話,許望秋輕輕出了口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中調部了,只要中調部點頭,那么拿到通過令就不是問題。中調部那邊有張克老師,以及學校作找關系,應該問題不大。也就是說,《鋤奸》拿到通過令,在全國上映應該不成問題了。
蘇白是電影廠子弟,對電影系統比較熟悉,但對電影審查卻了解不多。吃中午飯的時候,她將自己的疑問拋了出來:“為什么國家對電影審查卡得這么緊啊?”
許望秋苦笑道:“因為電影是惟一能進中楠海的藝術,中央領導都要看電影。正因為電影能進中楠海,所以才麻煩,你不可能把有問題的電影送進中楠海吧。很多領導也非常重視電影的問題,比如52年版的《南征北戰》在籌備的時候,粟裕將軍知道后,直接將導演召到北平,親自為他們講解了華東戰場上的軍政態勢及戰斗情形。此后,**元帥對電影中的臺詞進行了修改,陳毅元帥改過劇本中的幾段對話。這樣的電影不只一部,很多電影都有領導過問。如果領導認電影需要改,那只能改。如果領導認為電影有問題,那電影就有可能被槍斃了!”
蘇白有些明白了:“我聽到過很多領導過問電影的事,一直以為是好事呢,說明領導關心電影,沒想到領導關心并不是好事啊!”
許望秋笑著點了點頭,很多人以為電影只是娛樂產品,根本沒有意識到電影的巨大影響;很多人知道運動是怎么結束的,但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其實運動結束其實跟電影有關。
在運動期間,東影廠接到四人幫的命令,拍一部叫《芒果之歌》的電影,名字取自太祖送芒果的典故,主要是批走/資/派的。長影廠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青年導演常彥,由常彥拍成電影。《芒果之歌》拍完,送審之后這部電影只放映了半個月,運動就結束了,而這部電影自然也被禁了。導演常彥沒多想,繼續拍自己的電影。沒想到隔了一年多,中/宣/部長陸定一到東影廠視察,竟然指名要看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