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唱罷,任艷自己感覺不錯。不過能不能參加演出還需要北電的人說了算,她小心翼翼地瞟著謝非,生怕謝非因為自己的聲音不夠宏亮,不夠大氣,而認為自己不適合參加演出。
谷鑒芬看著許望秋問道:“望秋,你覺得怎么樣,覺得任艷適合唱哪首歌?”
任艷有些驚訝地看著許望秋,心想這個人看上去比我還小,就像個學生,谷老師怎么這么重視他的意見啊?
許望秋輕笑道:“谷老師的學生肯定不會差,她的聲音很輕很甜,確實是我們音樂會需要的聲音。歌曲的話,我覺得《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就比較適合她。”
輪到沈沖的時候,他唱了一首西川民歌《黃楊扁擔》。沈沖演唱得明朗飛動,氣勢飛揚,聲音結實純凈,高音轉變處,頗為華彩。他的唱法是民族與美聲的完美融合,非常有個人特色。
沈沖跟許望秋一樣,是蓉城人,學過民歌,后來系統的學過美聲。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許望秋毫不猶豫的把《精忠報國》這首大氣磅礴的歌交給了自己的老鄉。
谷鑒芬給了任艷和沈沖半個小時熟悉歌曲,然后開始練習,并對他們的演唱進行糾正。谷鑒芬坐在鋼琴前,抬起手輕輕按下琴鍵,手臂示意著每一個樂句節奏的急緩;任雁立在琴邊,唱了一遍,調整氣息,再唱一遍。一遍又一遍,每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春天的氣息。
待任艷完全掌握《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后,谷鑒芬將沈沖叫過來,問道:“怎么樣,《精忠報國》這首歌了解和熟悉了嗎?”
“我已經熟悉了。”沈沖十分激動,滿是期待地道。在拿到《精忠報國》,哼唱一遍后,他就意識到這是一首極其難得的好歌。他唱歌十來年了,大家都說他唱得好,可一直出不來,關鍵就在于沒有代表著,現在他終于等于到了這次機會。
谷鑒芬也覺得這首歌特別好,輕笑道:“那我們就開始唱。”說著她按動琴鍵,《精忠報國》的曲子悠然響起。
沈沖輕輕吸了口氣,聽著音樂聲,放開喉嚨唱起來:“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
《精忠報國》是一首以岳飛為視角,描寫岳飛所見所思所想的歌曲,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悲戚雄壯的氣氛,壯麗恢弘的氣勢,悲憤蒼涼的基調,展現了岳飛舍生忘死的豪情。
許望秋選《精忠報國》、《當那一天來臨》等歌曲,經過反復權衡的,他國內很快會掀起對“靡靡之音”的批判。在這種情況下,《精忠報國》、《當那一天來臨》這樣的歌曲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從今年年初開始,越戰就已經開打了。國家需要這樣的歌曲,國家也一定會大力推廣《精忠報國》、《當那一天來臨》這樣的歌曲。同時也可以為許望川鍍金,為他以后的發展提供一些便利。
就在這時,房間門口傳來一個聲音:“谷老師,谷老師,這是什么歌啊?太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