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系演員的過程中,有一個意外之喜,許望秋他們找到了音樂會的主持人。這事說起來特別湊巧,許望秋和許望川在民族宮看演出的時候身旁有個漂亮女孩。女孩聽別人說過音樂會的事,現在聽到音樂會是許望秋他們搞的,馬上就說你看過我報幕嗎?能讓我報幕嗎?
許望秋聽到這個叫白秋玲的女孩是中國歌舞團的報幕員,專門找了個時間看她報幕。現在還沒有主持人的說法,都叫報幕員。從49年開始,國內的文藝演出報幕都是蘇聯式的,報幕員報幕往往說三句臺詞。比如李谷依上臺演唱,報幕員這么說:“下一個節目女聲獨唱,演唱者李谷依,第一支歌《難忘今宵》。”不管電視臺,還是文藝演出都是如此。
不過白秋玲跟別人有些不同,她在報幕時加上了“觀眾朋友們”、“大家歡聚一堂”、“今晚月色是多么的美麗”這些親和的話語。放在四十年后這是最普通的套話,但在這個思想剛剛解禁的年代,已經是非常難得的嘗試了。
許望秋覺得白秋玲報幕風格很新穎,已經有主持人的雛形,很符合“走進新時代音樂會”的主題,便拍板確定由她擔任音樂會的報幕員。
與許望秋他們這邊的情況相反,謝非找部隊文工團借人就沒那么順利了。部隊文工團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只是說他們研究研究。許望秋他們知道部隊文工團是有顧慮,這種音樂會沒有先例,以前沒有人搞過,他們擔心犯錯誤。只是部隊不答應,許望秋他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繼續等。
好在文化部的批文很快下來了。有了文化部的批文,就算出了問題,也有文化部頂著。當謝非拿著批文再次找部隊文工團領導的時候,他們都爽快的答應了。
與此同時,許望秋和許望川帶著文化部批文的復印件來到歌劇舞劇院,邀請郭嵐英參加“走進新時代”音樂會的演出。
郭嵐英從五十年一直紅到了現在,是幾代中國人的偶像;《我的祖國》、《南泥灣》等歌曲,不夸張的說,只要是中國人就沒有幾個人不會唱的。要是能把郭嵐英請來壓軸,那整個晚會就能夠提升一個檔次。
許望秋對歌劇舞劇非常熟悉,他一直很喜歡古典舞,而且特別喜歡唐詩逸。上一世,他在歌劇舞劇院跟拍了一年,拍了一部以唐詩逸為主線,反映中國古典舞生存現狀的紀錄片《起舞》。
眼前的歌劇舞劇院卻有些不同,不是記憶中有著漂亮玻璃幕墻的現代建筑,而是充滿著五十年代氣息的蘇式建筑。黃白相間的墻體,墻體上有精美的浮雕裝飾,墨綠色三角鐵皮房頂、木頭窗戶、外凸陽臺。歲月的洗練并沒有沖刷掉多少建筑本身的特色,屋舍儼然,映襯在樹木間顯得古樸而又生出些許的童趣。
進了歌劇舞劇院后,許望秋他們沒有急著去歌劇院找郭嵐英,而是來到舞劇院找趙禁的姐姐,著名舞蹈家趙卿。趙卿曾主演經典舞劇《寶蓮燈》、《小刀會》等,同郭蘭英并稱為中國歌舞劇院的兩大臺柱。兩人一個是唱歌的臺柱子,一個是跳舞的臺柱子,彼此之間關系不錯。許望秋找趙卿,就是想了解郭嵐英的情況,想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說服郭嵐英。
趙卿在了解到許望秋他們的目的后,告訴他們:“郭嵐英對自己的演出非常重視,像你們這樣的演出是很難說服她參加的。我聽你們邀請唱新歌,那唯一的可能就在這里,用歌曲來說服她。不過她對自己的演出曲目,選擇得十分嚴格。多少人愿意為她寫歌,都被她拒絕了。就連作曲家施光南希望自己創作的歌曲由郭嵐英演唱,每次送來樂譜,她拿來一過目,總是遺憾地表示不合適。要說服她,真的非常困難。”
許望秋打算請郭嵐英唱《走進新時代》,這首歌在后世影響很大,可以說是一首很經典的歌曲,他相信能夠打動郭嵐英:“其實我們也是這么想的,就是用歌曲說服郭嵐英,我們把樂譜都帶來了。現在聽到你這么說,這樣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