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中影有這方面的經驗,那就讓中影來搞好了!”
“電影進口和出口是連在一起的,如果單獨成立出口公司,那等于就把進口和出口拆開了,這樣不利于溝通,也不利于管理,還是合在一起比較好。”
許望秋聽到這話卻是臉色一變,難怪丁建明在聽到要成立電影出口后竟然沒有絲毫慌張,反而是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樣,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
丁建明的這個想法是有可取之處的,把電影輸入輸出公司掛在中影旗下,由中影發行,至少中影和地方電影公司不會瞞報票房,輸出公司的利益能夠得到保證。不過輸出公司成為中影的子公司,在經營上肯定會受掣肘。
許望秋建議成立電影出口公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以出口的名義跟其他電影廠搞合拍片,給電影廠輸血,并以此為契機打破統購統銷。如果出口公司成為中影的子公司,中影肯定不允許出口公司跟其他電影廠搞合拍片,那打破統購統銷就將成為泡影。
許望秋知道不發聲不行了,大聲道:“我堅決反對。電影出口公司不能劃歸到中影旗下。胡建同志剛才就說過,很多國家對我們抱有敵意,電影對外輸出工作很難做。我們打著中國電影公司的名義出去,就很難賣。《鋤奸》在海外發行的時候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東南亞片商就要求南方影業把片頭的工農兵標志剪掉,而且不能以南方影業的名義發行,最后南方影業不得不專門注冊了一家新公司。”
說到這里,許望秋看向許敦楽,問道:“許總,事情是這樣的吧?”
許敦楽點頭道:“確實如此,東南亞國家對我們非常敵視。不管是發行國內的電影,還是發行長鳳新的電影都非常困難。在電檢的時候經常會受到各種刁難。我覺得最好都不要叫中國電影出口公司。公司的名字最好都不要帶中國兩個字,否則會觸動某些人敏感的神經。”
丁建明當即道:“這個公司可以不叫中國輸入輸出公司,叫其他名字就行了。”
許望秋反駁道:“如果把出口公司劃到中影旗下,那中影公司就有制片權了。出口公司每年可能就要拍十多部電影,電影廠的意見很大。電影廠本來就對分賬方式不滿意,現在中影還要拍電影,那電影廠還不鬧翻天了?”
陳博原來是八一廠廠長,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當即道:“許望秋說得有道理,電影出口公司不能劃給中影公司,中影還是應該專心搞發行,不能搞制片。”
電影局其他人也都覺得這話特別有道理,紛紛表示:“電影廠對現在的放映發行機制相當不滿,覺得對他們不公平。要是中影公司開始拍電影,那制片廠的意見會非常大。”
“對啊,不能這么搞,出口公司不能劃到中影公司,應該是單獨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