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想了想,苦笑道:“這個我還真說不清楚。”
許望秋微微點頭,其實很多人都沒想過,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開口道:“問題的關鍵在文化上。我們被蒙古和滿清打敗的時候,我們軍事上處于弱勢,但在上文化上是處于強勢地位。我們在軍事上被打敗了,我們被征服了,但我們的文化還在,我們的文化還在延續。我們知道我們是誰,知道我們的祖先創造的燦爛文明,我們心里是不甘心屈居人下的。當蒙古和滿清衰落的時候,就有一批不怕死的勇士站出來高呼,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猶太人流浪千年,最終復國成功,也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沒有丟。
我們和東瀛的戰爭不同,東瀛不但軍事比我們強,而且他們在吸收西方的先進文化后,在文化上也比我們強。在唐朝的時候,是東瀛人到我們中國來學習,但在抗戰之前是我們跑東瀛去學習。如果我們和東瀛的戰爭輸了,那東瀛文化就會徹底會碾壓我們的文化,在加上東瀛人推行皇民化教育,我們的文化就有可能被取得。幾十年、上百年過后,我們的后人就會忘掉自己的文化,忘掉祖宗是誰,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最終徹底變成東瀛人。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種族就徹底消失,這就是亡國滅種!”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抗日戰爭時候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只是很多人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場很多人聽完許望秋的話有豁然開朗之感,才明白到底是這么回事。
唐國強忍不住道:“我一直以為亡國滅種是宣傳口號,沒想到我們真的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還好我們打贏了,不然我們就真的就危險了。”
政委明白許望秋的意思了:“你剛才說拍電影也是在跟敵人的作戰,就是說在對抗外國文化對我們的侵襲對吧,太祖說過,仗我們是不怕打的,帝國主義要想‘和平演變’我們這一代人也難;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講了。”
許望秋豎起拇指道:“現在我們軍事上足夠強大,我們敢在朝鮮跟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打仗,能夠收拾印度,最近又揍了越南,蘇聯軍事那么強,也不敢拿我們怎么樣。在軍事上我們是不怕美國和東瀛的,但在文化上,我們在面對美國和東瀛的時候卻處于弱勢地位。”
說到這里許望秋看著唐國強,道:“《追捕》在東瀛就是一部非常普通的電影,但我們國家上映后卻受到了瘋狂的追捧,高倉健成了男人的楷模。老唐在《小花》里的表現明明很好,但很多人卻說他是奶油小生,對他進行各種攻擊。”
唐國強聽到這話無奈地嘆了口氣,在《小花》上映后他受到了不少關注,但也有人不少人說他黏黏糊糊的,沒有男人氣概。而許望秋的《鋤奸》則被認為是一部陽剛氣十足的電影,電影里面的主要演員都被認為是真正的男子漢。所以,在聽到許望秋的新片《獵鷹》是同樣風格電影后,他馬上通過于澤向許望秋表示,希望能夠出演《獵鷹》。
許望秋繼續道:“前些日子電視臺播放美國電視劇《大西洋底來客》,引得萬人空巷。男主角邁克戴著的太陽鏡,被無數青年效仿。還有喇叭褲、搖擺舞等,這些美國流行文化受到了受到了年輕人的瘋狂追捧。以至于在很多年輕人心里美日文化就是先進的,就是好的。如果任由發展就會變成逆向種族主義,覺得中國文化是垃圾,覺得中國人種垃圾,成為精神美國人精神東瀛人。這就是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碾壓,而弱勢一方是沒有太多有效手段反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