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在看到《獵鷹》片花的時候,就已經確信這是一部水準極高的商業大片,這樣的電影只要運作得當,票房幾百萬是有可能的,再加上電視版權和錄像帶收入,甚至有可能獲得上千萬的利潤。不過這樣的電影不可能無人問津,以米拉麥克斯的實力想要擊敗其他競爭對手,拿下《獵鷹》的版權幾乎是不可能的。
哈維不愿意錯過這樣一個賺大錢的機會,考慮到這是一部中國電影,他靈機一動,想到了分賬的辦法。分賬聽起來很誘人,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他相信《獵鷹》的制片人會心動的。等電影在美國發行之后,自己不跟他們分賬,或者只給他們分很少一點錢,他們也拿自己沒有辦法。
只是哈維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的建議剛提出來,就被對方拆穿,不過他反應很快,指著自己的臉,委屈地道:“我知道自己長了一張惡棍的臉,總是很難讓人相信。我每次跟電影導演談版權的時候,大家總是會用懷疑的眼光看我,覺得我是個騙子。電影圈是個很小的圈子,有什么事情整個圈子很快就會知道,要是我騙了你,那以后誰跟我做生意?很多人嘲笑我,覺得我把電影的裸露鏡頭剪成預告片,招攬觀眾的手法很低級,但從來沒人說我是騙子,不信你到紐約打聽打聽,人們都叫我誠實的哈維!”
許望秋見哈維在那里惺惺作態,心里覺得好笑,這演技不錯啊,誠實的哈維都冒出來,我信你個鬼啊!馮小剛可是直接喊你騙子哈維的!不過許望秋懶得拆穿他,笑嘻嘻地道:“把電影發行權交給你可以,但是我們必須約定宣傳發行,以及其他費用的總額,如果這個費用超過了約定數,那么多出的費用由你們承擔。”
哈維聽許望秋這么說,以為他被自己說動了,不禁喜上眉梢,略微思考后,開口道:“去年黑澤明的古裝戰爭大片《影武者》就取得了800多萬美元的票房,《獵鷹》比《影武者》的場面更大,也更激烈,更好看,要是好好宣傳,票房趕上《影武者》是完全有可能的。不過《影武者》有金棕櫚,而且獲得了奧斯卡提名,有媒體幫他們造勢,我們只能靠自己宣傳,必須砸錢才行。我認為電影的宣傳和發行費用需要300萬!”
許望秋看著哈維輕輕搖頭道:“哈維,如果你真的能掏出300萬發行費來,完全有可能直接拿下《獵鷹》的版權了。可是你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分賬,因為你根本拿不出300萬來。你拿不出300萬,卻說宣傳費要300萬,擺明是想黑我們的錢!我們中國人著生意講究的是雙贏,我喜歡跟誠實守信的人打交道,你這樣搞我怎么敢跟你做生意啊?”
哈維頭上的冷汗都下來了,這混蛋看上去很年輕,就十**歲的樣子,沒想到竟然這么厲害,連我掏不出300萬都知道,這尼瑪是怪物啊!
眼看《獵鷹》要離自己遠去,哈維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趕忙解釋道:“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家伙,好吧,我承認掏300萬確實有難度。不過我說的這個宣傳費不只是電影的宣傳費,而是電影和錄像帶宣傳費加起來的總費用。我是這么考慮的,電影宣傳費150萬,錄像帶宣傳費150萬。電影上映之后六個月,錄像帶才會上市。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拿到票房分賬,就有足夠的資金支付錄像帶的150萬宣傳費了。”
1975年家用錄像機面世后,最初主要被美國家庭用來刻錄電視臺播放的經典電影,這迫使制片公司開始發行一些低成本電影的錄像帶提供給租賃市場,隨后錄像帶市場急速膨脹。到了1986年,美國家庭娛樂市場的規模超越電影院,人們花在購買和租借錄像帶的金額達到了44億美元,而同年的電影票房只有38億美元。到了90年代,錄像帶和DVD市場更是達到了電影票房的兩倍。
美國電影市場是非常自由的市場,但同時也是最難進的市場,因為美國人非常自信,覺得我們美國電影是最好的,根本就不愛看外語片。所以,外語片不管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是扔到藝術院線上映,上映規模一般在五百館以下。
程龍、李聯杰的華語片在美國院線上映的不多,他們主要就是靠錄像帶和DVD。比如李聯杰的《黃飛鴻》在美國并沒有上映,但錄像帶和DVD賣得很好,超過了1000萬。他們通過錄像帶和DVD積累了大票粉絲,所以,后來好萊塢才會請他們到美國去拍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