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望秋直接道:“我不太認同這種觀點,我也不認為反戰是絕對正確的。最典型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了很多人,戰后在英國和法國出現了和平主義思潮。他們宣稱一切戰爭都是錯誤的,呼吁拒絕支持或效力于任何付諸武力的政府所從事的戰爭,甚至宣稱放棄侵略是不夠的,還必須放棄防衛。
在這種觀念的推動下,當東瀛人發動918事變,侵占中國領土的時候,國際社會漠視了。當德國人德國撕毀凡爾賽條約,公然擴軍備戰的時候,國際社會漠視了。當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不宣而戰的時候,國際社會同樣漠視了。在國際上社會的縱容下,德國、東瀛、意大利越來越瘋狂,侵略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如果國際社會在德日意剛剛侵略別國的時候就制止的話,那么是不是情況就不一樣了呢?
越南人占領了柬埔寨的土地,至今沒有撤軍,而且侵占了我國邊境地區的一些山頭,這是**裸的侵略。我們是受害者,現在你卻讓我們反戰,那就是讓我們放棄反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那你就是侵略者的幫兇。戰爭不是好東西,如果能夠避免,如果能夠不發生,無疑是非常好的。但戰爭并不是絕對錯誤的,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盟軍解放巴黎是錯的嗎?盟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是錯的嗎?”
提問的記者啞口無言,其他記者則紛紛鼓起掌來。二戰是怎么發生的,在場記者基本上都知道,綏靖主義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許望秋的話一點錯都沒有。
這時又一個記者站了起來:“許導演,你好,我是《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在海灘那邊搭著兩個巨大的鐵架子,我聽別人說,那是你們搭建的,我能問問那是干什么用的嗎?”
聽到這個問題,現場記者都來興趣了。有人在海邊搭了兩個巨大的鐵架子,高二十多米高,間隔距離有五六百米遠;在鐵架子上還搭著繩索。大家對此都十分好奇,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有人專門向中國代表團打聽過,但得到的回答是暫時保密。
許望秋聽到記者的問題頓時笑了:“那東西叫索道攝影系統,是一種電影拍攝設備。電影《獵鷹》中,有一個中**隊向越軍陣地沖鋒長鏡頭,那個鏡頭就是用這種設備拍攝的。至于那個設備怎么用,一兩句也說不清楚。明天下午我們會作一個簡單展示,如果你們有興趣,到時候可以來看看。”
在場記者恍然大悟,原來是電影拍攝設備啊,隨后他們又將手舉了起來,希望新聞官能讓自己提問。現在歐洲作者電影是主流,三大電影節更是如此。作為電影的主控者,導演在三大電影節受到的禮遇往往比演員更高。記者們提問大部分都拋向了許望秋這個導演,張一謀他們獲得的提問少得可憐。不過他們倒也樂得輕松,坐在一旁看許望秋如何應付記者。
六十分鐘的新聞發布會很快結束,許望秋和張一謀他們說笑著從電影宮出來。許望秋抬眼看到電影宮前的空地上聚集著上百人,不少人手里拿著筆記本,看樣子是等待簽名的影迷。他突然想起今年戛納有兩部阿佳妮主演的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今天放映的是《四重奏》,這些應該是等著阿佳妮簽名的影迷。
就在時候,那群等待的影迷中有人看到了許望秋他們,大喊一聲“他們出來了”。隨即那群影迷就像見到羊羔的狼,嗷嗷叫喚著,向許望秋他們沖過來。眨眼之間,許望秋他們就被這些影迷團體穩住,影迷們激動地叫著“耶!耶”。許望秋有些詫異,干嘛叫我們爺爺啊?不過他馬上反應過啊,這些人不是叫“爺爺”,而是在喊“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