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微笑著點頭,把許望秋介紹給了楊柳青。
楊柳青向許望秋伸出手,熱情地道:“許主任,我們都一直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你到來。總算是把你給盼來了,以后我們藝術中心就有主心骨了。”
許望秋很是客氣地道:“楊主任說哪里話,我對中心的工作不熟,很多地方還要仰仗楊主任。電影出口工作不搞,只能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搞好。”
寒暄兩句之后,胡建宣布公司的任命,隨后簡答講了幾句。他在講話中指出公司去年拍攝的幾部電影國內票房不佳,國外根本賣不動,讓公司很被動;而許望秋是這方面的專家,藝術中心一定要在許望秋的帶領下團結合作,把電影出口工作搞上去。
胡建講完,輪到許望秋講話了。許望秋很是直接地道:“大家都知道國家為什么要成立出口公司,就是為了出口賺外匯,但電影出口比普通商品要困難得多,去年我們公司拍的幾部電影在海外就賣不動。你們都是從各個電影廠抽調過來的精英,能力絕對沒有問題,只是大家習慣了統購統銷的創作方式,而且對海外市場不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找準了路子,一定能夠拍出國內國外都大受歡迎的電影,而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
流程走完,胡建也不多待,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藝術中心的員工都各懷心思,忙自己的去了。許望秋跟楊柳青邊走邊聊,走進了主任辦公室。
出口公司的基地和房子今年年初才動工,現在是借用外經貿學院的房子辦公,由于房間有限,藝術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共用一間辦公室。
許望秋的辦公桌就是原來主任的辦公桌,暗紅色的辦公桌上沒有太多的辦公用品,只有一瓶紅巖墨水和一份藝術中心成員的名單,這份名單是楊柳青專門讓人準備的,方便許望秋了解員工的情況。
其實到藝術中心上任之前,許望秋已經仔細研究了藝術中心的人員架構和組織機構。藝術中心一共分為五塊,導演室、劇作室、攝影室、美術室、制片室;其中導演室6人、劇作室15人、攝影室7、美術室8、制片室7。聽上去人不少,但創作力量其實還是非常薄弱的,不要說和魔影廠、北影廠比,連秀影廠、西影廠都比不上。
導演室的導演除了《小花》的導演黃健中和《405謀殺案》的導演沈耀廷不錯外,其他幾個都非常平庸,沒有拍類型片的經驗。不過等到明年劉林他們畢業,缺類型片導演的問題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編劇問題是才是最大的難題,劇作室有15個人,聽上去人很多,但實際上編劇只有5個,剩下的是文學編輯。這5個編劇都沒有寫類型片的經驗,水平也都非常一般,指望他們寫出優秀的類型片劇本是不可能的。其他電影廠也沒有出口公司需要的優秀類型片編劇,想挖人都沒地方挖去。唯一的辦法是尋找能寫故事、能編故事的編輯苗子來培養。
許望秋心中有幾個必挖的目標《霸王別姬》、《活著》的編劇蘆葦,《秋菊打官司》、《集結號》的編劇劉衡,以及《金陵十三釵》、《芳華》的編劇嚴歌令。不過就算把盧葦他們挖過來,以他們目前的能力也寫不好類型片劇本,至少要拿一兩年的時間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