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1998年,張一謀送《一個都不能少》去戛納,但戛納電影節主席看到電影最后有升國旗的鏡頭,就說張一謀是在為政府作宣傳。張一謀一怒之下退出了戛納電影節,帶著電影去了威尼斯,最終《一個都不能少》在威尼斯拿到了金獅大獎。
不過在許望秋的心中,西柏林不是第一選擇,因為西柏林是三大電影節中最政治的濃。自創辦以來,西柏林電影節因為政治問題,曾經引發過多次沖突,除了1979年因為《獵鹿人》導致以蘇聯為首的代表團退出外,1970年更是因為政治問題導致評委會全體辭職,電影節不得不提前終止。
要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送到西柏林,又掛出彎彎旗,難道又退賽嗎?
現在西柏林電影節主席親自上門,許望秋感覺西柏林對《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非常重視的,自己在威尼斯向組委會抗議了兩天,電影節主席都沒有露面,西柏林明顯更重視自己。他覺得可以跟德-哈登聊聊,把事情說清楚。如果對方能夠保證在西柏林不會發生同樣的事件,那《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去西柏林是完全可以的。
許望秋笑著跟德-哈登握了握手:“原來是德-哈登先生,久仰久仰。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到里面談。”他手向前一伸:“來,這邊請。”
許望秋給唐國強說了一聲,讓他把發布會的經過告訴其他人,然后帶著德-哈登走進酒店的咖啡館。
兩人走進咖啡館后,找個靠窗的座位坐下。許望秋招手叫來服務員,點了兩杯咖啡。等服務員離開后,他看著德-哈登,好奇地道:“你怎么知道我們退出本屆電影節,消息傳得有這么快嗎?”
德-哈登笑著道:“是馬可-穆勒告訴我的。今天上午,他找到我,說你們會退出電影節,而你們的電影是一部用超現實主義拍攝的現實主義杰作。他說中國在過去拍攝過很多優秀的電影,像《小城之春》,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些電影沒有在海外放映,也沒有產生應有的反響,非常可惜,所以,他建議我把你們的電影帶到柏林。”
許望秋恍然大悟,原來馬可-穆勒專門找過德-哈登,向他推薦我們的電影,這家伙不愧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夠意思。他凝視著德-哈登,緩緩地道:“既然馬可-穆勒向你介紹過情況,那你應該是我們為什么退賽,西柏林電影節能保證不發生同樣的情況嗎?”
德-哈登沒有回答,反問道:“你知道埃德加-斯諾嗎?”
許望秋微微一怔,不確定德-哈登說的埃德加-斯諾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那根埃德加-斯諾,問道:“你說的是《紅星照耀中囯》的埃德加-斯諾嗎?”
“是的,就是那個埃德加-斯諾,他是我朋友。”德-哈登見許望秋一臉狐疑,笑著解釋道,“1969年斯諾帶著他拍攝的,關于中囯的紀錄片到西柏林放映。坦白說,并不是多么偉大的紀錄片,但我們逐漸成為朋友,我經常去他家拜訪吃飯。他也努力讓中囯政府邀請我們到中囯去看片、選片。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沒能實現,那時候中囯沒有做好準備。1980年我受邀到中囯訪問,那次我看了不少中囯電影,大部分都比較平庸,只有一部例外,就是你的《鋤奸》。當時我就想帶這部電影到西柏林,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行,最后選擇了《燕歸來》。我喜歡你的電影,也尊重中囯,威尼斯的事,絕對不會在西柏林重演。”
許望秋對德-哈登不熟,在他進電影圈的時候,德-哈登早就退休了。他不知道德-哈登跟馬可-穆勒一樣,對于中囯電影的偏愛是出了名的。在德-哈登掌管柏林電影節的21年里,中囯電影在柏林是摘金奪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