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林念完“人民電影宣言”,許望秋他們又就宣言的細節進討論。直到快十二點,他們才拖著略顯疲乏的身子,去食堂吃午飯。
許望秋他們打好飯,找了個位置坐下,繼續聊宣言的問題。就在這時,副主任楊柳青走進來,告訴許望秋,張勛華打電話過來,說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想請他過去看看。
《武林志》是出口公司明年的重點項目,而且施瓦辛格7月中旬就抵達香江,接受袁家班為期三個月的功夫訓練,10月中旬就會過來。
許望秋馬上表示,下午就去北影廠;隨后他把辦雜志的想法告訴了楊柳青,問他怎么看。楊柳青對此非常支持,覺得以出口公司的能力和資源,辦出來的雜志肯定會比其他人要好,對出口公司的電影也會起到很好的宣傳和推廣作用。
吃過午飯,吳知柳他們顧不上身體的疲乏,直奔北電,找謝小晶去了。許望秋則到宿舍找到了劉衡,跟他談辦雜志的事。劉衡在進出口公司前是《北平文學》的編輯,藝術中心只有他有這方便的經驗。藝術中心要辦雜志的話,他是主編最合適的人選。
劉衡聽到藝術中心準備自己搞電影雜志,而許望秋想讓自己擔任主編,簡直激動壞了。要知道從編輯到主編可是巨大的跨越,很多人在出版社工作一輩子,到死都只是編輯。不過在激動之余,他還是小心地道:“那我以后是不是就不做編劇工作了?”
許望秋怎么舍得讓劉衡不做編劇,笑著道:“你做編劇是有天分的,讓你做主編是浪費人才。只是我們現在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讓你暫時做主編的。只要知道合適的人選,肯定就會換你。對了,我有個故事交給你,你把這個故事寫成劇本,隔兩年我會拍。”
劉衡聽到自己做主編只是暫時的,不由有些遺憾,同時也有些詫異,心想許主任是寫劇本的高手,怎么會把故事交給我來寫,是要鍛煉我嗎,開口道:“不知道是什么故事?”
許望秋道:“知道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故事嗎?”
劉衡點頭道:“知道,是東漢耿恭的故事。”
許望秋笑著道:“沒錯,是耿恭的故事。寫這個故事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而我沒時間,所以就把這個故事交給你了。不過你不要急,這個故事我不急著拍,兩年三年不是問題,四五年也可以。什么時候劇本弄好,我們什么時候拍。”
劉衡像立軍令狀似的,道:“放心吧,主任。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跟劉衡聊到兩點半,許望秋離開宿舍,一臉平靜地走進了王嵐西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