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許望秋和帶著《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劇組成員開始接受媒體采訪。盡管電三大電影節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遠不像后世那么專業化,很多東西有專業團隊幫你搞定。在后世大一點的劇組到電影節都會雇專業的公關公司,安排采訪事,他們會安排好一切。現在沒有這樣的團隊來打理,只能由他們自己來處理。
許望秋他們將采訪地點安排在了距離酒店不遠的一家中餐館,他們找不到好更好的地點,只能麻煩同胞了。由于想要采訪他們的媒體過多,許望秋他們將餐廳分隔成兩部分,一邊是采訪區,一邊等待區。采訪的形式是圓桌采訪,由八個記者輪流提問,采訪時間為15分鐘,15分鐘后換一撥記者采訪。
就在許望秋他們忙著接受采訪之時,全球各地關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的影評相繼出爐,除了意大利媒體各種挑電影的毛病,言辭中泛著酸味外,其他媒體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偉大的史詩”、“大師級作品”、“堪稱偉大”等形容詞毫不吝嗇的用在了電影的評價上。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但視聽風格卻是超現實主義的,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說這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現實主義電影。《視與聽》是英國最著名,也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雜志之一,他們看完電影后,刊發的文章標題就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一部超現實主義的現實主義電影”。
影評人托尼-雷恩在文章中寫道:“《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一部主觀的、是充滿意識流的電影。整部電影擁有大量的主觀鏡頭,部分內容是況易山和松波主觀感受。從況易山開始回憶,觀眾進入況易山內心的那一切起,他的內心是有些不正常的,電影的色調由正常色調變得非常怪異,畫面發黃發綠,而且偏灰,完美的表現出了此時況易山內心的狀態。隨著故事推進,畫面的灰度不斷加強,到了況易山的妻子和女兒被東瀛兵打死的時候,徹底失去了顏色。當況易山振作起來,去東瀛找兒子的時候,他泛起了生的希望,整個世界就有了顏色。不過當他得知,兒子被東瀛憲兵槍殺后,他再次陷入絕望的深淵,整個世界只剩下絕望的灰色。直到他準備自殺時,一個被遺棄的嬰兒喚起了他生的希望,他的世界又才有了顏色。松波的遭遇跟況易山不同,但他們的心路歷程卻幾乎是相同的。
除了色彩變化,為了完美呈現人物的內心狀態,還采用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手法,不用任何配樂,而是在回憶的時候通過畫面外人物本身呼吸的變化,以及抽泣聲等聲音來渲染氣氛。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手法,將現實空間與心理空間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再加上電影的鏡頭全部都是手持攝影,鏡頭搖曳不定,景別似近而遠。通過這一系列手段,許望秋完美的呈現出況易山和松波的內心狀態。”
法國《世界報》對電影的評價是:“許望秋在《鋤奸》和《獵鷹》中就展現了極高的藝術水準,而《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更是向前跨了一部,彰顯出了他的大師氣象。其中他對戰爭、對人性的剖析,引人深思,令人遐想。電影從1924年到1956年,長達42年的時間跨度,以況易山和松波兩個來自中日兩個家庭的棋手為主線展開敘事,輔以激蕩的歲月和不同時期的重要事件,風風雨雨幾十載,圖景式的呈現了中日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詩級電影。”
《泰晤士報》對《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的評價是:“從表面上來看,《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關于歷史、關于戰爭的電影,但從本質上來說,是況易山和松波兩個在戰爭中受到了嚴重心理創傷的人如何獲得救贖,如何在精神上獲得重生的,這是一部關于心靈救贖的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帶有著濃厚的主觀情緒的電影,影片通過主觀的敘事角度,以及超現實手法的運用,講述了況易山和松波兩個人在40年中的心理歷程,將人物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完美的呈現了出來,從而升華了影片的敘述主題和人文內涵。”
《電影》是非常權威的意大利雜志,在國際上擁有極大的影響。1943年溫別爾托-巴巴羅在《電影》上發表了《新現實主義宣言》,為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出現奠定了理論基礎。作為專業雜志,《電影》不像其他意大利報紙那樣充滿酸味,盛贊《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一部偉大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