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香江有很多精神英國人,懷念英國的殖民統治,聲稱自己是英國人,恨不得換成一身白皮。這個時代由于香江人處于被歧視、被欺負的地位,因此,很多人對英國、對洋人是非常不滿的。
程龍曾經說過:“我在法國領事館長大的,那個區都是外國人。我永遠是走后樓梯、后電梯。我跟我爸爸走路,有外國人來了,我們得讓在旁邊。我從小是給外國人欺負大的,欺負了就要認。反正在香江,一看見外國人就怕,所有香江人都如此。”
香江人這種受欺負、受打壓的心理反應到電影中,就形成了香江電影一個特別重要的主題,就是“打洋人”。從70年代李小龍一腳踢碎“東亞病夫”招牌開始,很多香江功夫片的反派都是洋人,都有“打洋人”的情節。
不管是李小龍、程龍、李聯杰,還是甄子丹,他們都在電影中暴打過洋人。甄紫丹從80年代開始演功夫片,始終不能大紅,甚至一度淪落到只能演配角。直到他在《葉問》系列中先打東洋人,再打西洋人,終于成為巨星。
《武林志》主題正是“打洋人”,施瓦辛格扮演的俄國大力士趾高氣揚,將很多中國拳師打成重傷,甚至將男二號打死,最后男主角站出來,憑借著中國功夫將施瓦辛格擊敗,一血前恥。對于經常受洋人欺負的香江人來說,中國功夫暴打洋人的場面讓讓他們血液沸騰,仿佛出了口惡氣,只覺神清氣爽兩眼發亮,于是,一批又一批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強大的宣傳,精良的制作,以及良好的口碑,讓《武林志》成功引爆了香江市場,在上映的第一周便取得了654萬的票房。
以《武林志》的首周表現來說,最終票房超過1500萬沒有任何疑問。
今年銀都發行和放映的《少林小子》和《蕩寇志》票房都超過了1500萬,排在香江票房榜的前兩位。接下來銀都還會發行《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和《自古英雄出少年》等電影。銀都發行和放映的電影在華語片前十名中,占據五席問題不大。
在《武林志》票房出爐后,銀都以許望秋的名義在《明報》上刊登了一整版的廣告。廣告內容非常簡單,就一句話:“清霞、祥淋,你們準備好加入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了嗎?”
兩年前許望秋在公布出口公司政策的時候,公布了他跟林清霞和秦祥淋的賭約,當時曾引發熱議。很多人都覺得許望秋腦子不正常,覺得許望秋輸定了。但今年時間才過一半,銀都的電影就占據了票房榜的前兩名,而《武林志》也肯定能殺青前五名,最終有五部電影殺進前十是完全可能的。很多人這才意識到,許望秋真的有可能贏得賭約。
在銀都的廣告出爐后,唯恐天下不亂的記者紛紛跑去采訪林清霞和秦祥淋。林清霞對此是閉口不言,根本不回應記者的提問。秦祥淋是暴脾氣,在聽到記者問他對此如何回應時,毫不客氣地道:“現在他們才兩部電影進前十,就算加上《武林志》也才三部,距離五部還早。許望秋現在跳出來,不過是以此作為噱頭炒作罷了。”
記者馬上道:“銀都接下來還有李翰祥的電影,還有夏夢公司的電影,以及袁合平跟他們合作的電影,這些電影都有可能在今年上映。今年他們的電影達到五部是完全可能的。要是最后真的輸了,你們真的會加入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嗎?”
秦祥淋斬釘截鐵地道:“我們不可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