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皓想了想,許望秋的話也有道理,點頭道:“那行吧,就這么拍吧。”
許望秋轉頭看向夏夢,問道:“夏夢姐,你是什么看法?”
夏夢笑著擺擺手:“我沒什么看法。你們都是藝術家,你們按照你們認為最好的方式來拍就行。我是后勤總管,給你們做后期保障的,創作上的事不用問我。”
許望秋起身看了看地上的水坑,又看了看時間,沉吟道:“要拍出我們想要的效果,需要做很多準備,今天肯定是沒法拍了,只能把時間往后推,我們先拍后面的內容。”
……
劇組工作人員都全神貫注,為即將到來的實作準備。
監視器后的許望秋招招手,將劇務叫到身邊,從兜里摸出一張紙幣,讓他幫自己買幾份報紙。昨天電影正式開機,前來報道的香江媒體不少,他想看看媒體是怎么報道的,報道的規模如何。
十多分鐘后,劇務將一疊帶著油墨香氣的新報紙放在了許望秋面前,親內地、親臺彎,以及中立報紙都有。
許望秋拿起報紙,慢慢翻看起來。跟預計的一樣,親內地的媒體對《冷》開機是一片贊譽聲,重點提到了許望秋跟特呂弗他們的約定,并認定這部電影會在國際上大放異彩。親臺彎的媒體對《冷》則是冷嘲熱諷,認為許望秋根本不了解香江,不可能拍好香江故事,《冷》注定會是一部失敗的作品。讓許望秋意外的是,《明報》原本屬于比較中立的媒體,但這次竟然情緒激烈的寫了一篇文章批《冷》。寫文章批《冷》的不是別人,竟然是金庸本人。
金庸以《為暴徒洗白,大導演意欲何為》為題,對許望秋和《冷》進行了猛烈的抨擊。金庸在文中寫道:“今天內地導演許望秋的電影《冷》正式開機。在拍攝現場,群眾演員手里舉著‘抗議港英***暴行’的標語,舉著太祖頭像,嘴里喊著抗議港英政府的口號。這熟悉場景仿佛時光倒流,讓人回到了黑暗的1967年。六七暴動是香江社會的一塊疤,造成了51人死亡,802人受傷。現在這位來自內地的許導演竟然想為暴徒翻案,將他們塑造成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