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莫拉你想殺死我的話,我不會反抗,你要的解釋我會告訴你。”
他平靜的接受了自己的結局,并將自己選擇處決莫拉的理由說了出來。
對于彼得而言,莫拉就好像他的孩子一樣,是他生命中重要的幾個人之一。
如果有得選擇,他也不想下達處決莫拉的命令。
但他沒得選擇,因為自由公社的內部并非鐵板一塊。
自由公社這些年不斷壯大的代價就是其中的勢力變得盤根錯節。
多倫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以權謀私,幾個蛀蟲之間抱團取暖,爭權奪利,不斷排擠別的公社成員。
凱因就是被硬生生氣走的。
而彼得這位公社領導人的身份也是許多人的眼中釘。
戰時他或許被大家所推崇,畢竟只有他能聚攏人心,。
但在戰爭結束后,自由公社獨攬大權,彼得的重要性就不是那么凸顯了。
并且因為公社大力推崇民選和共治,他也不可能做到獨裁統治,那等于是違背了他自己的初心。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彼得曾經指派莫拉去當間諜這件事,等于是給了那些嫉妒他的人借題發揮的機會。
政治場上是不任何情義的,他們準備借機趕彼得下臺。
彼得不想把諾拉的未來交給這么一群背信棄義的歹人,如果那樣反抗軍的血就白流的。
那些跟隨著他的一批人也不愿意和彼得一起被趕下臺,于是便間接逼迫著彼得在兩者間作出抉擇。
最終,他在悲痛中作出決定,犧牲莫拉,并將有關機密全部銷毀。
現在這份計劃失敗了,彼得的內心卻感到一縷放松,好似壓在他身上的石頭落在了地上。
對于彼得而言,一邊是自己最親近的學生,一邊是自己的理想,他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痛苦的。
而被莫拉殺死,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他的內心始終愧對著莫拉。
隨著彼得的發言結束,他緩緩閉上眼,等待莫拉扣動扳機,他并不怪責莫拉,因為是自己先背叛了對方。
這是自己因得的下場。
唯一的遺憾便是,自由公社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莫宣雨現如今所面臨的便是這樣一個抉擇。
他想要問問任務列表上的莫拉執念,但那一縷淺灰色的執念只是飄到了他的眼睛前,組合成了一句話。
“我是莫拉,你也是。”
莫拉殘存的執念將選擇權交給了莫宣雨,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解釋,即將消散在天
地間。
本作者緹卡提醒您當野心家進入無限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可莫宣雨也是莫拉,所以他希望莫宣雨能代替他做出這個決定。
辦公室內的壁爐依舊燃燒著,彼得等了許久,依舊沒有等來那顆屬于他的子彈。
莫宣雨收起黃昏哀悼者來到他的身邊。
他透過玻璃窗望向遠方空蕩蕩的城市。
或許在這里殺死彼得會有大仇得報的快感,畢竟彼得之前派來的霧鐮可是差點殺死莫宣雨,幸好他的靈魂屬性較高才完成反殺。
可對于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普通人來說,彼得一死,自由公社陷入內斗,各地貴族心懷鬼胎,伺機著想要扼殺這個新生的政權。
他們的命運將再次深陷泥潭當中,變得顛沛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