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道還算太平,女子尚且知道不能靠別人,何況是戰亂頻發的古代在古代,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有多少女子被父親、丈夫甚至兒子拋下我們無法祈求這個世界對女子多一點溫柔,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堅強,去面對無法回避的苦難。”
“越是吃過纏足這樣的苦,越該去反抗,不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人無法選擇自己所在的世道,不管是父母、丈夫還是子女,這世上從來沒有人能讓人靠一輩子,唯有自己學到本事才有反抗這世道之力,才不必把死亡當做災難前唯一的選擇。”
“女子不缺氣節,不缺才智,她們缺的是一個機會,一個學文習武,習得在亂世中保全自己甚至有余力去幫助保護其他人的機會。若亂世中多幾個梁紅玉,亦或是平陽昭公主這樣的娘子軍,就可多很多幸運。”
“李淵、趙構這些昏君主看不到平陽昭公主的好,欣賞不了梁紅玉的才能。可她們曾經做過的一切卻一直為后人所銘記,所稱贊。”
“多少人喜歡求長生,卻空歡喜一場。長生不可求,可如平陽公主、梁紅玉這樣的巾幗英雄,卻實現了精神上的長生。哪怕她們已經距離我們百年,千年,她們百折不撓,不甘沉淪,勇于和命運做斗爭的精神,依舊為后人所銘記。”
“我們現在講的是古代巾幗英雄,卻忍不住想要講一位與梁紅玉一樣因從小習武,報了國仇家恨的銀金花奶奶。”
“在清朝末年,有個山東人逃荒到了河南漯河就此落地生根,此人就是金花奶奶的祖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銀金花出世時,銀家已是一個四代同堂,全家42口人大戶。因銀家人勤奮努力,日子過得頗為紅火。”
“然有一天厄運卻降臨到了這家人身上,日寇發動了侵華戰爭,對漯河實施轟炸。轟炸結束后,銀家四十二口,只活下了銀金花一人。從那一日開始,她見過最多的不再是陽光雨露,而是被日本鬼子炸死的人。先是親人,然后是與她一樣逃難的人,以及她的戰友。”
“尹金花孤身一人與其他難民一起逃亡,路上最常見的是破碎的尸體,夜里趕路甚至會被人的腸子絆倒。國仇家恨,每一日都在折磨著她。帶著復仇的信念,銀金花決定參軍。因她身材高挑,又自幼習武,一入伍就進了戰斗班。”
“不久,金花奶奶就憑著戰功成了戰斗班的班長,扛著沉重的機槍在槍林彈雨中沖鋒亦是毫無畏色。曾有一場戰役,銀奶奶所在的部隊打到彈盡糧絕,日寇見她是女兵,便想近身肉搏生擒。”
“銀奶奶與日寇近戰肉搏,連殺七人,渾身浴血后被子彈擊中頭部重傷昏迷。日寇以為她死去,后戰場輪換,我方軍隊打掃戰場才將人救回。”
“銀奶奶這一參軍,便在槍林彈雨中走了十幾年。日寇被趕出中國后,三十七歲的金花奶奶與同為抗日戰士的丈夫退役回到農村如普通人一般生兒育女,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她的事跡直到五十年后晚年去醫院看病,醫生發現那滿身的戰斗傷痕才為人所知。”
“同為現代巾幗英雄的鑒湖女俠曾作滿江紅小住京華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可實際上不管是鑒湖女俠還是金花奶奶都做到了身在男兒列,心比男兒烈。當然,這個男兒是大部分男兒,不包括那些與鑒湖女俠等同列的英雄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