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娘子軍尚鎮守于葦澤關,又有秦王李世民“兇名”在外,關內的百姓已經過上了相對太平的日子。在這樣內里緊張,表面上依舊歌舞升平的氣氛下,齊王李元吉出門射獵游樂,不曾歸城。
初時誰也沒有在意,畢竟這位齊王殿下素來是個混不吝的紈绔,負著守城之責時,尚且能打開城門出城游獵,何況如今長安頗為太平。
然此番李元吉出城卻不是為了游玩,不同于太子李建成,在天幕出現后才開始正視李世民對他的危險,李元吉早就視李世民為眼中釘肉中刺。為了對付李世民,李元吉趁著李世民在外征戰,收留了許多亡命之徒,培養死士。
按照最初的計劃,李元吉打算與李建成共同實行這個計劃。僅憑在外收留逃犯,還要避過李世民的耳目,進展一直不太讓李元吉滿意。因太子在刑部和京兆尹有人,李元吉原打算借著李建成的勢力,直接從官府牢房挑選適合做死士的亡命徒。
然如今天幕揭穿了李元吉的算計,太子李建成沒有與他撕破臉,卻到底起了嫌隙。李元吉想要在李建成與李世民兩敗俱傷后借著與李建成的關系接收李建成的班子這個計劃就不好實施。
李元吉意識到李建成這棵大樹無法為自己遮陰,不敢將這要命的把柄落在他手上,且他需要更多只屬于自己直接掌控的力量來謀劃那個位子。故此哪怕以他一人之力,想要組建這支死士隊伍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他也不打算告知李建成了。
李元吉今日出城,就是因為養死士的莊子上,管事說物色了幾個不錯的人選,李元吉想要過去看看人。這些人若被李元吉挑中,就會留在莊子里暗中接受死士訓練;若是沒看中,為了保密,自然是要處置掉了。
李元吉出城的同時,李世民卻在府中捏著一封信望月沉思。
天幕的出現于李世民有利有弊,利是他得了民心,哪怕現在立即起兵奪位,天下人也會寬容以待。天下人都在盼著太平,相較于君主如何上位,大多數人更在意這個君主能不能帶給他們一個太平盛世。
弊端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越發步步緊逼,父親對他越發忌憚了,以及尚沒有死心的反王們也越發不安分了。不過不管是李建成、李元吉還是外面的各路反王,李世民都沒有太擔憂,他更在意的事李淵的態度。
李建成、李元吉于他可以是兄弟也可以是政敵,但李淵卻只能是君父。即便天幕一直貶斥三綱五常,李世民也不敢真去做這個推翻三綱五常的人。至于李淵
即便知道李世民的能力,也知道李世民才是最適合做太子的人,李淵卻遲遲沒有改立太子,是因為偏心嗎未必李世民的能力和聲望太高了,功高蓋主的那種。一旦李世民成為太子,許多事情插手就名正言順了。
李淵怕,怕自己被架空,手握權柄的人,怎么甘心交出權利這才是李淵不肯改立太子的真正原因。
若李淵真的疼愛李建成,就該態度果決的改立太子,將李建成打發出去。
西漢海昏侯劉賀做了27天皇帝被廢,爵位卻延續到了東漢。漢光武帝劉秀廢郭皇后,改立原配陰麗華為后,郭后之子皇太子劉疆降為藩王,繼位的是異母兄弟,然其死后,皇帝亦哀之,其爵位世襲到東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