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自立的羅藝,羅藝的部將對投唐這事接受度顯然更好。主公都投唐了,他們投唐完全沒有心理壓力。何況,萬國來朝的巨唐,他們也很向往啊至于下面的士兵,跟那個主公不是跟,自然跟個能開創盛世的主公最劃算。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和其他得用的臣子中,除了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布衣之交,杜如晦、房玄齡只做過幾天隋臣,早早環繞左右,姐夫柴紹最初也是為了響應老丈人來的。一開始就追隨他的人其實并不多。”
初唐不少人都把目光落在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上,野心勃勃地期待其中有自己一個位置。而柴紹、長孫無忌等人就比較放松了,怎么看這也有自己一席啊,當然努力下提一提排名也是有必要的。
“陪著太宗開創貞觀盛世的文臣武將大部分都是李世民在征戰中俘虜,或者從政敵手上挖過來的,其中不乏曾經與他爭天下的反王和少數民族首領。在古代換主公是比較遭忌諱的事情,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說法。”
“但李世民卻沒有這個忌諱,就如曹操喜歡別人家的老婆一樣,李世民最喜歡別人家的文臣武將。兩方對敵,敵人想著怎么弄死他。李世民呢我把他家老大打服了,把他那一溜文臣武將都收自己懷里。至于敵對首領,要是識時務者為俊杰,那也一起收了。”
曹操關我啥事
初唐各路反王那么問題來了,我是等著秦王來挖墻角呢,還是干脆點自己帶著人跳進秦王懷里嗚嗚要不算了吧抵抗來抵抗去,我死了,部將卻都改嫁了,還是高嫁啊,呸,什么改嫁,是去做秦王的忠臣啦
“如果只是李世民喜歡挖別人的人才,那不算什么,關鍵是他挖回來的文臣武將不管對前主公多忠心,到了他麾下就能對他死心塌地,是雙向奔赴啊有自信不可怕,有能力支持這種自信是真可怕。”
“最典型的例子是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是突厥處羅可汗的次子,突厥的部落首領;契苾何力是莫賀咄特勒契苾葛之子,契苾部可汗注1。這兩位小可汗歸唐后,得到太宗重任,一個尚了太宗的妹妹,一個娶了宗室之女,為大唐立下過許多戰功。”
“太宗晚年病重,兩位小可汗哭哭啼啼鬧著要殉葬。嚇得太宗皇帝那是垂死病中驚坐起啊,專門留了一道遺詔給二人,不許他們自殺殉葬,還允諾只要他們不自殺,就許他們死后陪葬。”
秦王府部將未來同僚那么狠嗎幸好殿下不喜殉葬啊
“看這就是千古一帝的格局,對比太宗不許部下殉葬,強迫女子殉葬的朱重八和他們老朱家的皇帝真是o爆了。朱八八要不是騷操作太多,千古一帝本該有他一個席位,可他硬是靠著一手黑料,給他那本來十分漂亮的功績蒙上了一層層黑影。”
朱重八朱八八朱元璋暴跳如雷,恨不得找主播拼命。
“此處我就直說了,就是明目張膽拉踩朱元璋,以無辜女子殉葬,低端,殘暴,不要臉”
朱元璋
朱元璋之后把殉葬當做傳統的朱家皇帝感謝祖宗頂鍋,沒有讓我們被實名制點名。
“說回太宗和他的小可汗。太宗死后,兩位小可汗哭到吐血,真打算自殺殉葬了。嚇得高宗急忙拿出太宗遺詔,告訴他們陛下要他們活著完成他的未盡之愿。兩人一聽完成陛下的未盡之事哦,平高句麗啊”
“太宗生前征高句麗,因天寒沒有將高句麗滅國就撤兵了。因不是滅國之戰,這一戰被太宗定性為敗仗。嗯唐太宗的敗仗定義與大宋的勝仗定義某些方面來說也算異曲同工啊”
“想到平高句麗,契苾何力的眼淚流得更急了,想當年契苾何力跟著太宗征高句麗,沖鋒時陷入重圍,太宗派出貼身衛將薛萬備單槍匹馬于萬人中相救。契苾何力被救后,大為感動匆匆裹上傷口,又率部殺了個來回,殺敵一千多才肯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