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三條私信,網名冼夫人的網友問,隋朝人如何才能得到番薯和馬鈴薯的種子嗯這個非常有難度哈”
天幕下早就盯上馬鈴薯和番薯的君王們立時緊張了起來。
“番薯原產于美洲中部即現在的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而馬鈴薯則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即現在的秘魯和智利一帶。不僅馬鈴薯和番薯,同樣高產的玉米也是原產于美洲。”
先前主播介紹地球儀時,不少朝代的君王都已經令人仿制了簡陋版的地球儀。找到南美洲所在,眾人心里拔涼拔涼。
“推測七千年前,印第安部落就在喀喀湖區發現馬鈴薯并開始食用轉進行栽培。這就是說在隋朝時,馬鈴薯就被有人工栽培了。但不管是馬鈴薯還是看起來稍稍近一點的番薯,想要得到卻很難。”
“在隋朝想要得到薯種甚至可以說是個地獄級難題。這個難題在于隋朝的海航技術還不成熟,船只沒有先進的動力,根本不可能遠渡南美洲。”阿宋劃拉出一張世界地圖,“我們在這里,而南美洲則位于經度,維度幾乎都與我們在一個相反的方向。”
“如果走水路,不能遠渡,沿著海岸線走是相對安全的。就是這樣的遠程航海技術,最大規模也是明初鄭和下西洋,但這條航線是鄭和下西洋航線的數倍。且于鄭和下西洋不同,往北走,還要考慮極寒天氣,對當時的航海技術又是另一個挑戰。”
“沒有成熟的遠航技術,在隋朝想要到達南美洲,理論上可行的就是陸路。即北上然后穿越白令海峽,到美洲大陸然后南下。假設隋朝有一張世界地圖,知道其所在方向,能到達的機會也非常渺茫。”
“白令海峽極北,即便是亞洲與南美洲最近的地方,因天氣緣故想要橫渡也并不容易。哪怕橫渡白令海峽可以實現,從兩塊大陸橫穿也不現實。因為不同的大陸植被、動物都是不同的,而對這種原始環境沒有足夠的了解一頭扎進去,就是送死。”
“說到不同大陸動植物的區別,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明朝時番邦把他們滿地跑的長頸鹿進獻給明朝皇帝。明朝皇帝第一次見,以為是麒麟瑞獸。實際上所謂的麒麟瑞獸,在非洲大陸就和我們這邊的野豬常見。”
“蠻夷依仗著明朝君臣沒見識過其他大陸的動植物,沒錢就跑來進貢。進獻一兩只我們沒有的動物充作瑞獸,就能從愛好祥瑞的蠢蛋皇帝手中騙走大筆賞賜。但他們只會進獻這種于國于百姓無益的東西來騙錢,真正的好東西是嚴防死守,不許我們得到的。”
奪位成功后一直忙于穩固政權的朱棣聽到天幕,嘀咕道“朕哪個后人,如此沒見識,竟被番邦騙了去”
自從被預言早亡,明仁宗朱高熾就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在意了起來。這段日子讓太醫調理,自己也注意著作息,竟略有些好轉。
聽到這里,朱高熾嘆了口氣“哎原來麒麟是假的啊這直播通往歷朝歷代,也不知道我爹他知沒知道自己被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