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后,李自成大順軍在京師的燒殺搶掠,嚇壞了地主階級,而當時其他起義勢力如張獻忠等也不乏殘忍弒殺之輩。前面我就說過無法做到紀律嚴明的起義軍是沒辦法走到最后的,故明末起義軍雖多,卻沒一個能夠如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成就大業。”
“士族和地主階級畏懼起義軍,他們內部選不出一個能號令天下的明主,也找不到一個蓋世英雄來結束亂世。于是圖方便投降當時相對強大的滿清甚至主動為清軍入關引路的官僚和地主階級漢奸比比皆是。”
“然他們以起義軍為虎,卻不知清軍也是狼。清軍入關后,官僚地主集團的漢奸興高采烈地換個君主入仕滿清歡喜的當起了奴才,百姓卻是厄運降臨。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漢人及蠻元時的三等四等賤民此番又成了二等人,天下百姓俱為奴才。”
“引清軍入關,終是害人害己。再有悔恨,晚矣晚矣”
“唐代詩人杜牧曾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花指的是南朝陳后主陳叔寶所作玉樹花,因此作誕生于陳朝滅亡過程中,描繪的不是家國情懷而是陳后主嬪妃的容態姿色,成為了陳后主耽于酒色致亡國的明證,故此歷來被視為亡國之音。”
“我讀書時,老師解析此詩說的是國家覆滅之際,賣唱女不曉得亡國只恨,還在高唱著玉樹花。然當我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心中卻產生了一個疑問。那不知亡國恨的是唱歌的商女,還要要聽商女唱玉樹花的客人呢”
“這不由讓我想起曾見過的一個討論題,風月之地的風塵女子和客人哪個更低賤有個回答是風塵女子未必自愿入風塵,但每一個客人都是主動走進去消費的,哪個更下賤豈非一目了然”
“同樣,商女賣唱不過求活命,而國家覆滅之際,統治者和權貴還有閑情聽玉樹花,真正是誰不知亡國恨呢”
“在其位謀其政,權利與義務是對應的,統治階級掌控著一個國家的權利和話語權,享受著國家絕大多數資源,就必須擔起國家的命運。但古往今來,終歸是享受權利的人多,擔起職責的少。”
“正如那些奪嫡中和爭天下時不擇手段的人,他們真的知道皇帝這兩個字代表的意義嗎我只能說看到皇帝所代表責任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只是垂涎皇帝無上的權利。如此分析就明白為什么封建社會中會有那么多小腦萎縮的蠢豬皇帝了。”
“再說官僚地主階級,從漢奸始祖中行說開始,歷朝歷代似乎都不缺乏這等無恥之徒。官大也好,官小也罷,他們每個人都享受著比普通百姓更多的資源。然該擔起的責任不曾擔起,反而在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時永遠沖在第一線。”
“古代最早多為跪坐,跪著行禮只是普通禮儀。中唐后高腳家具出現,跪需要從椅子上往下跪,讓跪開始有了屈辱、卑賤之意。故此,從唐到宋,跪拜禮逐漸消失,然隨著金人的鐵蹄南下,一切又回到了原位,甚至是變本加厲。”
“南宋時,宋朝使臣樓玥出使金國,發現被金人統治的汴京城開始出現跪禮就感慨過“跪者胡禮,喏者猶是中原禮數注1。”文天祥被元人所俘只揖不跪,便是不愿屈從胡人之禮。”
“朱元璋驅除韃虜,可惜卻選了糟粕承繼了野蠻的跪拜禮儀,摒棄了原本的中原禮數。到了滿清不說膝蓋骨折斷,就連脊梁骨也要跟著一塊被打折了。持續千年的恥辱跪拜如其他糟粕一樣難以驅逐,以至于現代我們已經站起來了,還有人不能從心里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