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漢時皇后無子多被廢,清朝很多皇后即便無子也可以成為皇太后。皇后是母后皇太后,皇帝的生母則是圣母皇太后。比如康熙皇帝生母早逝,但他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卻得到奉養,安享晚年。”
“孝惠章皇后是順治皇帝的繼室,因順治寵愛董鄂妃,孝惠章皇后和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都不得寵,為皇后時每天都戰戰兢兢怕與堂姐即順治原配博爾濟吉特氏一樣被廢。順治死后,皇太后是姑母,養子康熙也頗為尊敬,日子竟然越過越好了。”
“有孝惠章皇后這個榜樣在,后面的皇后即便無子也一樣會被奉為皇太后。于是咸豐死后,同治皇帝登基時,清廷就有了兩宮太后,即咸豐皇帝原配東宮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生母西宮慈禧太后。”
“兩宮垂簾初期,初時以母后皇太后為尊,朝政大事都由慈安太后裁決,日常事務則被慈安太后放手交給了慈禧太后。當時民間有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說法,可見慈安太后頗有能為手段。”
“同治皇帝對這位嫡母皇太后也極為尊重。皇帝立后時,慈安太后喜歡淑靜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綺之女阿魯特氏,慈禧太后喜歡年輕俏麗、姿性敏慧的鳳秀之女富察氏。兩宮太后各執己見,交給同治皇帝選擇,同治皇帝選擇了慈安太后所選的阿魯特氏,即孝哲毅皇后。”
“許是因為孝哲毅皇后是慈安太后所選,還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慈禧太后對這個兒媳非常不喜歡。慈禧太后曾與惇親王奕誴抱怨兒媳婦,說要廢掉皇后。惇親王奕誴性格直率,就直白的說想要廢從大清門抬進來的,必須也要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才行。”
“這是什么意思呢孝哲毅皇后是同治皇帝大婚從大清門娶進門的嫡皇后,即便要廢后,也只能是母后皇太后慈安太后做主,慈禧太后是先帝的妾,母憑子貴當了太后,沒資格廢除皇后。”
康熙、雍正、乾隆等大清皇帝下一瞬點點頭。
“惇親王這話可說的真夠直白了,雖然打消了慈禧廢后的念頭,但也把慈禧太后得罪透了。”
康熙、雍正、乾隆有不太好的預感,要糟糕
“孝哲毅皇后出身科舉世家,其父阿魯特崇綺是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狀元。阿魯特氏門風剛烈,孝哲毅皇后也不是傳統認知中那種低眉順眼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受氣包媳婦。同治皇帝疾病死后,許是知道慈禧太后不會放過自己,孝哲毅皇后先是吞金后又絕食,終追隨同治皇帝而去了。”
“孝哲毅皇后的這種想法也不算錯,畢竟慈禧太后是真的狠。慈禧太后不喜歡的光緒的珍妃,八國聯軍打來,倉皇出逃時都不忘命太監崔玉貴將之溺死。珍妃被丟入貞順門內井中,怕她不死,還拿石頭砸井中尸體,直到一年后她的家人才被允許打撈尸體安葬。”
大清后宮的嬪妃們不由膽寒,便是那些經歷過后宮斗爭的嬪妃也心下發寒。將人溺死井中,一年后才打撈,想想就滲的慌
“至于珍妃怎么得罪了慈禧太后呢,因為她擁戴光緒皇帝,支持光緒皇帝的思想啊慈禧太后將光緒皇帝當做牽線傀儡,死前都不忘先毒死想要違逆她,變法圖強的皇帝。珍妃卻支持想要反抗她的皇帝,慈禧太后又怎么容得下。”
“再說回慈安太后,慈安太后有些才能,但她也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沒有權利欲。因為沒有權利欲,讓慈禧太后有機會掌握更多權利,成為實際上的統治者。”
“不僅同治皇帝很尊敬慈安太后這位嫡母,被過繼進宮的光緒皇帝也更親近和敬愛慈安太后。但慈禧太后對皇帝有很高的掌控欲,光緒皇帝從四歲入宮開始就被慈禧太后從里到外掌控,而不久之后,東宮慈安太后不明不白的死了。”
這個不明不白倒是用的極好,大清先代帝王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