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列強,太后和皇帝倉皇出逃,百姓卻放下了民族矛盾,轉而舉起了扶清滅洋的旗幟。面臨列強的咄咄逼人,滿清的統治者叫嚷著寧予外邦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而被腐朽的清王朝壓迫剝削的百姓卻舉起了救國的旗幟,何其荒唐可笑”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清廷與列強的戰爭都有一個共同點,人家已經進入熱武器時代,而我們還是冷兵器為主,即便有些火器也多陳舊腐朽落后。正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朽落后,英國這樣一個遠方小國就敢悍然對我們發動戰爭,并且更多的列強如聞到血腥的螞蟥一樣叮上來。”
“八國聯軍侵華時,參戰的民間門力量義和團,竟是拿著刀劍與敵人戰斗。冷兵器和熱武器根本不在一個維度,在我們只能以冷兵器去迎戰持有先進火器的列強,就已經注定了這是一曲悲歌。”
“除卻裝備,清政府落后的還有人。一樣的裝備,一樣的兵,為何打匈奴只有衛霍才能屢戰屢勝,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
“滿清入主中原,并非八旗多厲害,而是明末朝廷太過腐朽以至于不堪一擊。但初入關的八旗勉強也還能看,然在入關后滿清統治者最倚重的八旗日益腐朽了,綠營兵成為重要軍事力量。”
“何為綠營,綠營就是滿清入關后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志,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注3。”
“早在在三藩之亂,綠營就已經是作戰的骨干力量,清朝廷先后派遣了四十余萬綠營兵作戰。在清朝但凡戰爭,最危險最繁重最苦的活都會交給綠營,但綠營的待遇卻是最差的。”
“乾隆開始,因八旗腐化墮落,相對八旗戰斗力更強悍的綠營成為朝廷主力軍。為了加強對綠營的控制,統治者不斷地加派旗人擔任綠營中的中高級軍官。然后,綠營也跟著八旗的少爺兵一起走向了沒落。”
“英國開始傾銷鴉片后,許多人染上煙癮。當然了,大煙也不是誰都能抽的,抽大煙的以旗人和漢人的地主階級及王公大臣等士族為主,食不果腹的百姓自然是抽不起大煙。這玩意抽上了就是個活死人,煙癮犯了殺妻殺子,弒君殺父都是小意思,如何上得戰場”
阿宋手指劃過屏幕,一些男男女女躺在榻上抽大煙,亦或是犯了煙癮癲狂的模樣映入眼簾,令人觸目驚心。
“鴉片早期流入時叫福壽膏,它的危害到了什么程度,晚清的大城市滿大街都是煙鬼,就連皇后都是大煙鬼。煙鬼基本都是瘦弱不堪,面無血色,因為先天免疫力喪失,極易患染各種疾病。許多的人抽大煙抽到身體崩潰,敗光所有能敗的錢,還要賣兒鬻女。”
“這樣的八旗兵,你指望他保家衛國給他一管大煙,他就能倒戈一擊,當然或許他想倒戈也未必有力氣了。”
“八旗不行了,旗人管理的綠營也夸了,李鴻章、曾國藩等人于是招募鄉勇。但是吧,武器懸殊,加上統治者的防備限制,發展的一般,對內鎮壓農民起義很強,對上列強卻也是束手無策。真真是對外一個比一個慫包,窩里橫倒是一個比一個強。”,,